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SCMP)報導,中國科學家宣布成功研發稱為「風暴眼」的突破性電子戰技術,可在強烈的信號干擾環境中為人民解放軍(PLA)創造一個電磁平靜區。新技術能有效癱瘓敵方通訊與導航系統,同時保護己方及盟友網絡免受干擾影響,展現中國在電子戰領域的重大進展。
眾所皆知,颱風中心位置事實上是沒有什麼風雨的,而「風暴眼」電子戰技術正是藉此取名。該技術由北京理工大學楊健教授領軍的團隊開發,研究成果7月24日發表在中國《電子學報》上。根據論文,技術核心在於利用無人飛行平台發射精準調節的射頻(RF)干擾信號,通過調整波形、振幅、相位及時間差,在友軍位置生成一個「電磁零點」,使干擾信號在特定區域被抵消。模擬顯示,在20分貝干擾信號比的條件下,友軍位置的電磁干擾可降至零,確保通訊暢通。
精選報導:楊宏基觀點》台灣戰時能源危機:核三停役加劇脆弱性!封鎖威脅電力崩潰 公投與分散化將成關鍵
此項技術目前處於早期階段,通過計算機模擬驗證可行性,尚未進入實戰部署。然而,其潛力已引起廣泛關注。專家指出,這種「風暴眼」技術不僅能提升解放軍在複雜電磁環境中的作戰能力,還可能改變未來戰場的電子戰格局。相比傳統電子戰手段,該技術能更精準地針對敵方系統,同時保護己方通訊,展現高度靈活性。
中國近年在電子戰領域快速發展,包括多目標電子戰武器與6G技術應用等,已對區域軍事平衡產生影響。此技術若成功實用化,將進一步鞏固解放軍在電磁頻譜戰場的優勢,為其在潛在衝突中提供關鍵戰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