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 2號機將於明天除役,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對此,行政院長今(16)日表示,依照新的《核管法》,核安會須制定子法,過去政府有核電廠延役經驗,但是否能完全用在核電廠重啟,須由核安會專業認定。他說,必須待程序完備,才能決定何時,以及是否要進入安全檢查程序,時間還難以估計。

卓榮泰今上午在行政院與媒體茶敘表示,核三廠除役後,預估會減少 3%的備轉容量率,目前夜間的備轉容量率都還有 10%以上,日間則更高。他說,即使減掉 3%,仍在安全範圍內。

持續更新:大罷免潮後才推重大法案?卓榮泰:行政團隊制定計畫「絕對跟罷免無關」

卓榮泰表示,依照新的《核管法》,核安會必須制定子法,包括如何檢查核三廠的安全等。他說,政府過去有核電廠延役經驗,但是否能完全用在核電廠重啟,必須由核安會做專業技術認定後,才由經濟部、台電決定是否啟動程序,要一定時間才能斷定核三廠能否繼續發電使用。

卓榮泰指出,這兩天與經濟部、台電有許多討論,但是還無法很精確算出程序要多久。他說,會請核安會啟動程序,待程序完備、設定子法完備後,才決定何時,以及是否要進入安全檢查程序,時間還難以估計,因牽涉設備更新的問題,是否有足夠設備、能力來更換,都還在未定之中。

針對新核能技術,卓榮泰也說,要符合政府的 3項前提,包括確保核安、能處理核廢料,及全民有共識,而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也在設定範圍中。他也說,包括地熱、小水力、氫能發電,政府都在研究、接觸,如找到適當對象共同討論或研發,都有可能。

卓榮泰指出,傳統核能必須依法完備程序,政府對新核能採開放態度,並積極開發多元綠能。他強調,政府必須確保國人、產業用電無虞,政府一定要提供穩定供電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