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媒體《防務博客》(Defence Blog)報導,美國海軍遠征移動基地艦「威廉斯號(USS Hershel Woody Williams,ESB-4)」,近日在日本橫須賀的私人船廠完成緊急維修,成為首艘在日本民營船廠進行修復的美國戰艦。此事件標誌著美日軍事合作的新里程碑,提升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的戰備能力。
報導指出,「威廉斯號」於4月在執行任務期間遭遇技術故障,隨後進入三菱重工業位於橫須賀的船廠進行維修。這艘艦艇屬於遠征移動基地(ESB)系列,設計靈感源自阿拉斯加級油輪,主要支援低強度任務,如特種作戰與掃雷行動。維修過程中,日本技術人員針對艦上關鍵系統進行修復,具體細節雖未公開,但據稱修復工作迅速完成,使該艦得以重返執勤。
日本船廠維修美軍船艦一事,反映美國海軍近年推動的策略,即利用盟國船廠進行戰艦維護,以減輕美國本土船廠的壓力,並縮短艦艇返修時間。美國前駐日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去年曾表示,日本船廠參與美國海軍維修將增強區域威懾力,並計畫以聖安東尼奧級(San Antonio-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兩棲運輸艦「新奧爾良號」(USS New Orleans,LPD-18)為試點擴大合作。此次「威廉斯號」的修復被視為該計畫的初步實踐。
專家分析,這項合作不僅提升了美軍在亞洲的行動靈活性,也為日本造船業注入新活力。日本曾是全球造船強國,但近年市場份額被中韓超越,此類合作有助其重振產業。同時,美日深化軍事整合也被認為是應對中國海軍擴張的舉措。然而,此計畫需克服美國法律限制及日本國內對軍事擴張的疑慮等挑戰。未來,美軍可能進一步擴大與日本、南韓等盟國的船廠合作,強化印太地區的海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