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沙希德拉賈伊港最近發生劇烈爆炸,導致至少 40 人死亡,還有超過一千人受傷。最初伊朗官方表示,爆炸源於港口內存放化學品集裝箱起火,但近日有消息指出,爆炸原因是來自中國的彈道飛彈固態燃料儲存不當。
美媒《紐約時報》最近援引一位匿名的革命衛隊軍官稱,爆炸涉及的化學品是高氯酸鈉,也是固體燃料導彈的關鍵燃料。一些軍事分析師認同此觀點,因為在爆炸現場能看到諸多證據,諸如第一次爆炸產生的煙霧呈橙色,表明其中含有大量的鈉元素,而正正是生產高氯酸鈉的主要原料。
一艘名為「傑蘭」號(Jeyran)的伊朗貨輪進入了調查視野。美媒《新聞周刊》援引海事部門消息,該船一個月前從中國出發抵達阿巴斯港,船上疑似載有高氯酸鈉,據信是為補充伊朗襲擊以色列後的軍火儲備。

X 帳號「Alex Chen」聲稱,來自上海等地的貨輪 2 月和 3 月在沙希德拉賈伊港卸下幾十個集裝箱的高氯酸鈉,一直存放到現在。有媒體分析從中國進口的這種化學品與氯化銨結合,可生產高氯酸銨用於製造固體導彈燃料。還有分析強調,使用高聚推進劑的火箭,如四氧化二氮、硝酸銨等燃燒不充分時也會產生橙色煙霧。
沙希德拉賈伊港對伊朗來說意義非凡,它承擔伊朗 55% 進出口貿易、70% 海運吞吐量及 90% 集裝箱運輸。此次爆炸對該港傷害極大。
X 帳號「愚蠢的精衛」補充,該港口火勢直到今日仍沒完全消失。相關影片顯示港口黑煙瀰漫,凸顯火勢之可怕。煙霧規模極為龐大,幾乎一半畫面都被佔據。

伊朗沙希德拉賈伊港最近發生劇烈爆炸,該港口火勢直到今日仍沒完全消失。 圖:翻攝自愚蠢的精衛 X 帳號

沙希德拉賈伊港對伊朗來說意義非凡,它承擔伊朗 55% 進出口貿易、70% 海運吞吐量及 90% 集裝箱運輸。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