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立法院將在下週二(18日)舉行朝野協商,並邀行政院列席,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感謝,從本週一(10日)賴清德總統邀請五院院長會商以來,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就積極與立法院韓國瑜院長聯繫溝通,希望能討論會中提到的總預算案問題,卓、韓兩位院長於昨(13)日會商後也有同樣想法,在總預算案送出立法院前舉行朝野協商,以找到妥適解方,因為總預算案遭大幅刪減凍結,勢必將導致包括行政院、監察院及許多部會施政窒礙難行。
李慧芝表示,目前行政與立法兩院正在為了總預算案尋求解方,不過民眾黨立法委員黃國昌,指稱為了三讀總預算協商是史無前例,對此李慧芝表示,希望黃國昌委員也能正視問題,今年度總預算案遭到的大幅刪減凍結也是史無前例,尤其昨日主計總處提出立法院就114年總預算案的宣讀內容,有12項窒礙難行之處,也是「豈有前例」的12例。
李慧芝進一步表示,
1.豈有前例第一項『刪減總數未宣讀』:立法院未宣讀刪減總數,依所列數字加總為2,076億元,但主計總處計算僅刪減1,439億元,是史無前例的混亂。
2.豈有前例第二項『部分刪減提案竟超出預算數』:如外交部「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被刪到近「負三千萬元」,是史無前例的超刪。
3.豈有前例第三項『刪減總數史上最高』:依立法院宣讀內容加總,總預算案刪減數是2,076億元,是史無前例的超高。
4.豈有前例第四項『要求政院自行大量調整刪減數』:立法院放棄審議權,要行政院自行調整刪減達636億元,是史無前例的違反責任政治原則。
5.豈有前例第五項『凍結數史上最高』:主計總處核算凍結數高達1,381億元,史無前例的暴增。
6.豈有前例第六項『多案解凍條件困難』:多項凍結案的解凍條件難以達成,將造成機關運作無法延續,是史無前例的障礙。
7.豈有前例第七項『特定機關業務費被針對』:包括總統府(刪13.18%、凍61.07%)、監察院(刪96.5%、凍12.87%)、行政院(刪45.44%、凍38.19%) 、黨產會(刪63.7%、凍12.87%)等,嚴重影響機關基本運作,是史無前例的癱瘓。
8.豈有前例第八項『特定項目被集中刪減』:大陸地區旅費統刪80%、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統刪60%、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刪減60%、特別費刪減60%,是史無前例的針對性。
9.豈有前例第九項『政策宣導標案被迫脫離現實』:政策宣導單一廠商得標金額不得超過5%,史無前例的與現實脫節。
10.豈有前例第十項『一般事務費通刪10%』:數額達往年2至3倍之多,完全沒有考慮各機關實際業務差異及辦理必要性,史無前例的通盤均刪。
11.豈有前例第十一項『原民會凍結案違憲』:原民會部分凍結提案,解凍條件違反大法官釋字第391號,史無前例的違憲。
12.豈有前例第十二項『部分通刪不得流用』: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國內旅費、特別費,都設有不得流用的限制,且指定刪減項目未授權科目自行調整,史無前例的影響業務推動。
李慧芝重申,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的審議情形,導致這「史無前例」的十二項窒礙難行之處,行政院希望立法院能夠透過朝野黨團協商,共同商討解決之道,也希望所有委員能理性直面問題,才能讓國家能夠持續穩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