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過後,各大醫院急診室仍處於高負荷狀態,台大、林口長庚及高雄長庚等醫療機構的急診區域持續擁擠,等待住院的患者超過百人。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今年1月30日(大年初二)全國急診人數達4.5萬,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年假已結束,每日急診人數仍較平日高出30至40人次。衛福部今(12)日表示,針對急診壅塞問題提出多項應對措施,包括強化病床調度與轉診分流機制,並宣布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以緩解醫療壓力。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今年春節期間,因類流感、諾羅病毒持續流行,加上寒流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提高,進一步加重急診壓力,急診需求較往年顯著攀升,去年同期每日急診人數為2.7萬人,今年則增至3.7萬人!雖然假期結束後急診人數有所回落,但各醫院仍面臨高負荷狀況,需採取有效應對措施。
為解決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於2月8日邀集疾管署、22縣市衛生局、14轉診網絡醫院及6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負責人召開會議,研商因應方案。會議中也決定,疾管署將緊急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鼓勵民眾儘速接種,並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範圍,以減少重症發生,降低急診壓力。疾管署也在今(12)日宣布,日前行政院指示緊急增購10萬劑四價流感疫苗,該署已於2月11日完成10萬5,000劑(含國防部軍醫局委託代購5,000劑)採購作業,由台灣東洋藥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洋公司)得標。
此外,衛福部要求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監督各醫院病床調度,透過更有效率的病床排程提升住院收治能力,減緩急診病患積壓問題。同時,6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與14急重症轉診網絡將加強協調,確保重症患者能夠迅速轉院,確保綠色通道順暢運行。
衛福部強調,急診壅塞問題的解決需仰賴各界合作,將持續推動分級醫療制度,加強社區診所與基層醫療體系的功能,降低不必要的急診就醫需求。未來亦將與醫師公會等醫療團體密切合作,確保各級醫療院所發揮應有功能,提升整體醫療品質。官方呼籲民眾,如有健康疑慮,應優先至社區診所或一般門診就醫,以減少急診壓力,確保醫療資源有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