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2月7日表示,將於本週宣布對多國徵收「對等關稅」,以確保美國在貿易關係中獲得公平待遇。根據《路透社》報導,川普雖未具體點名受影響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印度及台灣可能成為主要目標。
川普在7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進行首腦會議時談到:「我們希望獲得公平待遇,不多也不少。」他強調,對等關稅是美國重塑全球貿易關係的一環,以確保美國產品在海外市場不受不公平的關稅待遇。
根據《MarketWatch》報導,川普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分析,可能面臨關稅措施的國家分為三個層級:
-
紅區(最高優先目標):中國、印度
-
黃區(高貿易順差國):歐盟、泰國、台灣、越南
-
第三層(次級目標):日本、馬來西亞
《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政府正考慮優先針對對美國擁有較大貿易順差的國家,而台灣名列其中。根據美國貿易數據,2023年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高達數百億美元,位列美國前15大逆差來源國之一。
此外,美國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畫」也納入對等關稅策略,顯示川普政府有意長期推動此政策。納瓦羅在相關分析中提到,若川普2019年提出的《美國對等貿易法案》得以實施,美國可能需優先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談判。
另外,《路透社》指出,雖川普政府認為關稅可為美國財政提供額外收入,然而,經濟學家警告,額外的關稅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進一步加劇通膨壓力。美國股市也在相關消息傳出後反映出負面效益,道瓊指數於週五延續跌勢,顯示市場對貿易戰升級的擔憂。此外,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七個月來新低,顯示民眾對通膨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