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土斯有財」深耕於華人的觀念,而臺灣高房價、購屋熱正是反映著這個文化觀念,將房屋視為財富象徵,將購屋視為維護財富的途徑。然而,「居住」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亦是民生議題,可以「買」,亦可「租」,各有其優缺點,終究視個人的選擇而定。

說穿了,終其一生,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甚至兒女建構成一個「家」,究竟需要多少房子?其實不需多!因為是基本需求!

偏偏市場上,出現這樣的人:投資客(資產出租)、炒房族、囤房族;其中還可分類成「擁有大筆現金的有錢人」把購屋當成「嗜好」;以及善於從銀行搬錢、熟稔金融槓桿操作的人。

當然,市場上就會出現這樣的不肖建商:懂得空手套白狼,將土建融貸款出來後,到處搜刮土地蓋房;配合著市場投機份子,哄抬高房價,賣給大家,左賺銀行錢、右洗韭菜買房錢。以上兩種現象,建構畸形、不健全的房市生態。

上週四(19日),央行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總裁楊金龍更直言「要給投資客、投機客一個lesson(教訓)」。當然就被市場譏為「金龍海嘯」來了!

央行管制 抽投資客、炒房族銀根值得肯定

央行管制這一拳打下去,目標是要壓抑「供需」機制中的需求面,也就是抽「投資客需求」的銀根,讓投資客不容易從銀行搬錢買房(擴大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此招值得肯定、拍手叫好,讓銀行水位可真正借貸給真正需要幫助的剛性自住需求者,以及名下無房產的首購族!

多如毛牛管制 能否降溫房價值得觀察

然而,此拳是否能使「房價降溫」,恐怕效果無法立竿見影,尤其是對握有大量現金的有錢人,根本不需從銀行借錢出來買房,他們的目的是視房屋為財富,置產對他們來講輕鬆平常,購屋當投資,高價再出售,賺價差!

先來看看,政府2016年祭出的「房地合一稅」上路8年,雖初步從立院預算中心數字顯示,2015年實施前至2023年,當年度屬3年內取得土地再移轉件數下滑(29萬多件降到21萬多件),稍微有抑制不動產短期炒作套利作為(短期交易課重稅)。

另外,政府徵收不動產資本利得有了成長之外,含土增稅、奢侈稅與房地合一稅,由2015年的1150.74億元,到2023年增長至1362.52億元。

打房未見改善囤房現象

然而,對於改善「囤房」卻不見效果。立法院預算中心批評,尤其是對減緩富裕階層進入投資房地產的效果有限!從2015年到2023年間,個人擁有4戶以上成長率還高達25.33%,高於總歸戶成長率15.86%,顯示未有效改善囤房者的狀況。

而2024年7月囤房稅2.0上路,明年5月開徵,此措施能否打擊到囤房大戶,仍然未知數,值得持續觀察。

四年以來,政府揮出了7拳打炒房,其中部分措施是加強版,包括「房地合一稅2.0(短期交易課重稅)」、「囤房稅2.0(歸戶全國)」、「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擴大全國)」。

未周全的措施 宜滾動檢討

政府以「看得見」的手,企圖來改善房市畸形的現象,然而若出重手,卻未全面思慮周全,例如限縮自然人貸款條件等,是否忽略換房需求(家庭人口變多),以及繼承戶,等其他非投資客卻成為受害人的情況,值得政府持續正視檢討。

最後,「棒子與胡蘿蔔」政策若搭配得宜,效果能彰顯,亦能達加乘效果。否則,不但未能健全房市產業發展,還淪為破壞供需機制、扭曲市場正常交易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