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近日爆發了一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 18 人中毒,其中 2 人不幸身亡,另有 5 人病危。據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的證實,死者的血液檢測出了罕見的「米酵菌酸」。對此,臺灣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今(29)日在臉書表示,此毒素可能來自中國地區的特定食材,突顯了台灣對於外來病原體的生態風險管理的迫切需求。台灣基進吳欣岱今日也在臉書表示,台灣人面對對岸來的「訕液」要多一份心。
據何美鄉在臉書表示,米酵菌酸可能來自中國地區的特定食材,目前關於米酵菌毒素的中毒案例只有在印尼、莫三比克和中國有被報導,並表示這種病原體顯然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光是在廣州的食品採樣中就發現了 3 份可長出此菌種的樣本。
何美鄉說,這事件突顯了台灣對於外來病原體的生態風險管理的迫切需求。調查人員正積極追查食物的源頭,以阻止其進一步擴散。然而,調查過程中寶林廚師遭刑警押走的畫面,在他看來相當突兀,呼籲嚴守無罪推定原則。面對此事件,台灣社會正集思廣益,以找到最佳的處理方式。
而對於米酵菌酸的預防,她指出,乾的粿條在烹飪之前需要浸泡。然而,這個浸泡的過程可能會促進病原體和毒素的增生。因此,她建議大家使用 50-60 度的溫水進行浸泡,但不要浸泡過久,這樣或許可以降低毒素增生的風險。
針對此事件, 台灣基進吳欣岱對此表示,去年台灣基進黨曾呼籲民眾關注非法進口的螺螄粉問題,並發現大量未經核准的食品,特別是來自中國的不良食品,隨處可見。 這顯示了政府監管機制的失靈,民眾的食品安全只能依賴自主舉報。
雖然這次米酵酸毒素中毒事件屬於罕見案例,但追溯源頭、杜絕致命菌種在台灣紮根已成為當務之急。過去,來自對岸的「訕液」不斷考驗著台灣政府的應對能力,從非洲豬瘟、秋行軍蟲、武漢肺炎,現在又是致命的米酵酸毒素菌種,台灣人對來自中國的風險需保持高度警惕。
臺灣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圖右)今(29)日在臉書表示,此毒素可能來自中國地區的特定食材,突顯了台灣對於外來病原體的生態風險管理的迫切需求。 圖 : 翻攝自何美鄉臉書
吳欣岱也表示,去年台灣基進黨曾呼籲民眾關注非法進口的螺螄粉問題,並發現大量未經核准的食品,特別是來自中國的不良食品,隨處可見。 這顯示了政府監管機制的失靈,民眾的食品安全只能依賴自主舉報。 圖:翻攝自蝦皮購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