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已落幕,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勝選總統,惟民進黨國會不再過半,黨內仍有檢討精進氛圍。彰化縣議員楊子賢表示,過去幾年面對M型化發展的社會就業結構,容易產生「相對剝奪感」,唯有提出能量化的檢驗工具,誠懇的告訴民眾,政府做過哪些努力,在哪些面向還有所不足,才能換得更大的信任。

楊也說,有機會執政12年,是選民對台灣主權的高度堅持與深刻囑託,如何貨真價實的團結台灣,不是你聽我說的高姿態,與倡議團體討論出檢驗工具,就是長期執政的自信展現,不能因為擔心被倡議團體軟土深掘,就因此徹底放棄戰場。

對於此次選後的檢討,楊子賢說,正因為此次選舉對於民進黨支持者而言是「雖勝猶敗」,因此檢討必須有具體方向,且距離賴清德總統正式上任,還有一百多天的時間,其實民進黨支持者需要被確實的傾聽。

他說,很多人反應民進黨執政確實做得不錯,至少大方向正確,但還有很多小細節問題,所以有人會不滿,時勢所趨而被政治人物加以煽動。

例如過去幾年面對M型化發展的社會就業結構,最顯而易見的政策工具,就是各項「福利津貼」,但社福條件必然需要分眾,分眾就會有差異,自然產生「相對剝奪感」,這不是說福利津貼有問題,而是說各項條件是個藝術,畢竟群眾不患寡而患不均。

或許在這民主富二代的時代,相對剝奪感無處不在,但楊子賢說,唯有提出一套檢驗工具,最好是能科學化、量化的檢驗工具,誠懇的告訴民眾,政府做過哪些努力,但似乎真的還是不夠,在哪些面向還有所不足,未來打算怎麼處理,小錯即刻道歉,才能換得更大的信任。

楊子賢表示,之所以會這樣說,就是擔心過去8年民進黨好不容易有的改革成果,隨著執政越來越長,越來越跟倡議團體割裂。來自公民社會的倡議團體,是民進黨得以從在野邁向執政的根基,過去8年已經風風雨雨,但未來4年必須重拾更多信任感。

接下來四年,考驗著民進黨學習如何應對那些不怎麼讓人舒服的感受,與倡議團體溝通合作,這才能進一步深化台灣的民主,輾壓是一種方式,疏導則是另一種方式。

楊子賢表示,有機會執政12年,是選民對台灣主權的高度堅持與深刻囑託,如何貨真價實的團結台灣,不是你聽我說的高姿態,與倡議團體討論出檢驗工具,就是長期執政的自信展現,不能因為擔心被倡議團體軟土深掘,就因此徹底放棄戰場。

楊子賢提到,除了有資安疑慮的抖音,方方面面都要全力迎戰,當然,這也包含所謂的網紅節目,不必媚俗合流,而是必須進入戰場,多多少少拉一些散兵游勇回歸本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