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翹首等待中國經濟疫後復甦,但它卻陷入房地產泡沫破滅、消費疲軟、外資撤離等多重危機。究竟「中國模式」出了什麼問題?

早在2022年,當全世界都以為中國會在新冠疫情後迎來強勁的經濟復甦,國際知名中國研究學者、曾任世界銀行顧問,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的黃亞生,就已經寫書預言——中國經濟將迎來衰退。

身為「紅色家族」第三代,爺爺黃負生是中國共產黨創黨元老,黃亞生成長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因見證過貧窮、壓迫、混亂的社會,黃亞生對共產專制體制抱持質疑。赴美留學後,他長期投入中國政經研究,以社會科學角度解釋中國社會現象,見解鞭辟入裡。

針對目前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消費疲軟、外資撤離等經濟困境,黃亞生認為須歸因於專制體制。

戳破「中國模式」成功表相發展來自民主體制養分

過去30年,中國經濟高歌猛進。許多人認為這要歸功於「中國模式」,也就是以計畫經濟、宏觀調控等措施干預市場,保持一黨專政的威權體制,讓經濟在相對不自由的環境繳出亮眼成績。

但黃亞生認為,其實「中國模式」並無特別之處。歸根究柢,是民主自由體制有利於經濟發展,專制體制則不然。黃亞生觀察,專制體制下的中國之所以取得經濟上的成功,是因為向外汲取了民主自由體制的有利條件,「若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正是最自由開放的時期。」

他舉例,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後,香港作為英國扶植的國際金融中心,為中國提供原本缺乏的法治和有效率的自由金融市場。許多由中國官方扶植的企業,得利於香港的金融市場而快速發展。例如聯想,1994年在香港上市,因此在創立、擴張時期都能取得足夠的資本,「這在中國本身的體制下是不可能發生的。」

此外,國際合作也解放了中國的科技發展,例如原本採用「上對下」管理的中國大學,因與美國大學合作而享有學術自由。「這是為什麼沒有言論自由的中國大學,還是能夠取得很多科技方面的進展。」黃亞生補充,許多中國的科技公司也在此時期走進國際市場,例如華為。「許多人認為華為是靠中國政府扶持、政策補貼的公司,但你仔細看歷史,華為許多早期的成功都是在海外。它是中國最有國際合作精神的企業。」

(閱讀全文…https://bit.ly/48YWgpN)

(本文獲得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15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母親一過世,兄弟姊妹爭搶我買的房產!1故事啟示:東西登記自己名下,感情才永存

https://bit.ly/4bad1Qi

津貼、年金給付變多了!政府設抗通膨機制,一表看8筆錢多領多少「這項最高拿1.8萬元」

https://bit.ly/49cSiJL

   圖:今周刊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