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3日戲劇化的藍白合破局、24日「柯盈配」、「侯康配」正式登記,確認2024年總統大選正式進入「三腳督」的競爭格局。長期關注研究台灣選情的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日前在《東洋經濟線上》撰文直指「副總統候選人對選戰的微妙影響」及「下架民進黨」口號逐漸擴散,認為現階段的大部份民調受到這個口號的影響,要觀察中間選民的最終動向將需要等到「情緒沉澱」,12月下旬的民調才會比較明朗。

小笠原欣幸用了相當大的幅篇講述有關藍白合破局的「政治八點檔」,包括政黨實力、六點共識以及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戲劇性態度反轉」等,但僅是忠實將藍白談判過程做出描述,並未評斷是非或可能的消長。小笠原撰文的後段重點直接導向選戰未來必須觀察的「副總統候選人」以及「政治口號」兩大因素。

小笠原指出,與執政黨民進黨的賴清徳候選人搭擋的是原本擔任駐美代表的蕭美琴女士;國民黨侯友宜候選人則與資深政治人物兼電視主持人趙少康先生搭檔;而第二大在野黨民眾黨的柯文哲則與黨內立法委員吳欣盈女士聯手。在這次總統大選中,三位總統候選人都是男性,而副總統候選人中,除了國民黨之外,其他兩位均為女性。根據過往經驗,副總統候選人雖然不會直接決定選戰勝負,但卻能對選舉走勢產生細微的影響。挑選副總統候選人時,會有與總統候選人產生互補、開拓新的選票、鞏固陣營內部的支持等不同考量。

小笠原一一分析3位副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女士,在強化台美關係和提升台灣國際形象方面做出卓越貢獻,她的女性身份加上這些外交成就,能夠有效補強賴清徳的弱項。蕭美琴還是蔡英文總統的信任盟友,在黨內能夠在蔡英文派和賴清徳派之間扮演橋樑角色。小笠原認為,「現階段她可視為民進黨最強的副總統候選人」。

至於國民黨的趙少康。小笠原分析:國民黨選擇趙少康作為副總統候選人,主要是為鞏固黨內的支持。趙少康在李登輝時代活躍於政壇,但對年輕選民的吸引力有限,並且男性組合對開拓女性選票也可能有所不足。不過,趙少康在堅持中華民國意識形態的深藍核心支持者中頗受歡迎。小笠原表示,趙是國民黨內為「戰鬥藍」的鷹派團體領導者。侯友宜作為本省人和國民黨本土派的一員,在爭取深藍的外省人後代支持耗盡心力。在必須追求選票過半的1對1選舉中,選擇只能獲得有限群體支持的趙少康,是有可能導致敗選;但在三腳督的情況下,只需獲得40%(極端情況下34%)的選票就可能勝出,所以鞏固既有陣營選票至關重要。儘管放棄其他爭取對象,國民黨選擇趙少康算是一項不錯的戰略。此外,趙少康論述能力極強,也能彌補侯友宜在言辭表現力上的不足。雖然上屆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可能是更理想的選擇,但韓國瑜已被放在不分區名單上,因此選擇了趙少康。國民黨希望透過趙少康和韓國瑜的結合,來鞏固陣營並採取積極攻勢。

對於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小笠原認為,符合柯文哲提出的「女性、專業、來自財經界」的條件,能夠有效補足柯文哲的弱項。作為台灣大型企業體「新光集團」負責人吳東進的女兒,吳欣盈在集團企業中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然而,由於吳欣盈是去年才透過遞補進入立法院,因此知名度相對不高。

小笠原指出,過去一段時間選民被「藍白合八點檔」的事件吸引,導致對執政黨的關注相對減少,導致賴清徳和民進黨的支持率都出現些微下滑,而兩位在野黨候選人的支持率則逐步上升。而在在野黨關注度達到高峰的候選人登記期間,由「美麗島」所進行的民調顯示,三者的支持率幾乎打平,小笠原直言「這與之前的局勢大不相同」。小笠原提出見解,指這次的藍白合動盪,可謂數年一遇的「超級強颱」,民調數字呈現大幅波動是很自然的現象;民調開始出現打平,顯示各個陣營的核心支持者的態度相對穩定,但中間選民和浮動選票則會因為當前的關注議題而出現支持率的波動。

小笠原直言,在野黨提出的「下架民進黨」口號(例如批評民進黨政府「腐敗、缺乏效率」,主張他們已經執政8年,該是時候政黨輪替等)逐漸在中間選民中擴散和深植人心;警示認為「這對民進黨來說,無疑是一個需要謹慎面對的挑戰」。小笠原分析,隨著藍白合「政治八點檔」的落幕和熱度的降低,執政黨的支持率很有可能會回升;但能回升到何種程度,還要看接下來執政黨和在野黨間的攻防。是會像8月那樣賴清徳和民進黨回到壓倒性領先的狀態,還是會保持在10月的局面,即賴清徳領先但與第二名差距縮小的情況。支持率的走勢不僅會影響總統選舉的結果,也會對同日舉行的立法委員選舉產生重大影響。在野黨的「下架民進黨」政黨輪替口號能否繼續引發共鳴,還是影響力會逐漸減弱,這需要觀察中間選民在情緒沉澱後的反應。小笠原認為,依照目前公布的民調來預測未來趨勢,可能會產生誤判,等到12月以後的民調趨勢再來判斷應該更為明智。

小笠原另外提出3點可能影響2024大選的趨勢,一是不斷爆出與民進黨相關的醜聞;二是藍白合操作所伴隨的「謎團」;三是未來中國的動向與兩岸政策議題發展。認為是距離明年1月13日投票日,僅剩的一個半月需持續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