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芬蘭懷疑其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上週末的洩漏是由蓄意破壞行為造成的,該國目前已進入了警戒狀態,而該起事件也正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歐洲能源基礎設施安全的擔憂。

就在巴以衝突爆發的這個週末,芬蘭至愛沙尼亞海底天然氣管線也因疑似外洩而關閉。事發後的第一時間,就不免令人聯想起了去年因管線爆炸造成洩漏而最終被徹底擱置的北溪管線。

而芬蘭方面目前得出的最初評估,也預示著這起事件背後並不簡單…

芬蘭週二發佈公告稱,天然氣管道和數據線的損壞很可能是由「外部活動」造成的,目前尚不清楚具體造成損害的原因。

芬蘭方面拒絕猜測誰可能應該對此事件負責,在赫爾辛基的記者會對記者表示 :「加強供應安全和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是有意義的。明智的做法是做好準備。如果像這回迄今無法解釋的事情發生了,那麼類似的事件也可能再次發生。」

芬蘭國家調查局已就管道事件進行立案調查,並表示從破壞的規模來看,這是一起蓄意破壞事件。

據愛沙尼亞官員稱,該天然氣管道深約 60 公尺( 197 英尺 ),洩漏是在芬蘭灣被發現的-位於芬蘭的專屬經濟區內,該專屬經濟區距離海岸 200 海裡,但在芬蘭領海之外。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 (Sauli Niinisto)。 圖:翻攝自Twitter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表示正在共用訊息,並「隨時準備」支持其盟國。愛沙尼亞和芬蘭駐北約大使也向盟國通報了情況。

北約成員國利用衛星、飛機、船隻和潛水艇加強了對能源資產的監控,其中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能源資產被視為最敏感的領域。北約還在今年稍早成立了一個「海底基礎設施協調小組」,以加深政府、軍方和工業界之間的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天然氣管線發生外洩的同時,芬蘭與愛沙尼亞間的一條海底電信電纜也遭到了破壞。

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漢諾·佩夫庫爾表示,大約在同一時間,一條連接愛沙尼亞和芬蘭 ( 位於波羅的海海面下方約 230 英尺 ) 的電信電纜也停止了傳輸資料。他補充稱,該電纜是愛沙尼亞與週邊國家的 9 條此類連接之一,其中斷不會對網路服務造成明顯幹擾。

愛沙尼亞氣候與環境部長 Kristen Michal 告訴記者,與北溪管線遇襲事件相比,這起攻擊對波羅的海周邊環境造成的破壞非常小。佩夫庫爾則表示,沒有發生爆炸。

愛沙尼亞地質調查局高級地質學家 Heidi Soosalu 稱,芬蘭-愛沙尼亞地震監測系統當時並未在波羅的海連接管道附近檢測到任何地震事件。因此,沒有爆炸或爆破的地震跡象,即使發生了任何地震,也會因為規模太小而未被記錄。

俄國天然氣管道北溪 2 號在德國境內的設備。 圖 : 翻攝自騰訊網

在管道洩漏事件發生後,歐洲天然氣價格本週迄今已持續跳漲,歐洲基準的荷蘭 TTF 天然氣期貨合約週二再次上漲了 12%,因洩漏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歐洲能源基礎設施脆弱性的擔憂,尤其是在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同時爆發的背景下。

為減少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芬蘭和愛沙尼亞 2020 年初啟動連接芬蘭因科港和愛沙尼亞帕爾迪斯基港的「波羅的海連接器」天然氣管道項目,海底部分總長77公里。

雖然最新芬蘭至愛沙尼亞海底天然氣管道的洩漏,對更廣泛的歐洲天然氣市場影響並不算大,但在歐洲即將進入冬季之際,卻仍引發了供應安全問題。2022 年 5 月,在芬蘭表示將申請加入北約後,俄羅斯已停止了對芬蘭的天然氣輸送。

芬蘭天然氣電網公司週二表示,根據損壞的性質,修復工作可能需要至少數月。

自去年北溪管線爆炸以來,影響歐洲基礎設施的破壞行為或不明故障時有發生,其中包括針對德國鐵路網路的一次複雜攻擊和丹麥發生過的一次神秘斷電。

目前,目前對歐洲的一個好消息是,歐盟的天然氣儲量遠高於每年這個時候的正常水準。

芬蘭懷疑其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上週末的洩漏是由蓄意破壞行為造成的,該國目前已進入了警戒狀態。   圖 : 翻攝自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