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主台灣堅韌永續2023 TAIWAN NATIONAL DAY」大典,總統蔡英文發表任內最後一次的國慶演說,提到台灣GDP規模「今年預計將突破23兆元」時,日本的政治評論員矢板明夫表示有被震撼到,因為8年不到,台灣經濟規模成長30%,對比之前的陳水扁、馬英九執政,尤其是所謂「經濟藍」,證明了「沒有中國,台灣照樣可以過得很好」。

矢板明夫10日晚間在臉書指出,蔡總統上任,台灣經濟規模從17.5兆元大幅成長到今年,預計突破23兆元,「這個成績在先進國家裡面,絕對是名列前茅」。

對比日本2016年的GDP規模542兆日元,到今年預估553兆日元,矢板明夫表示,這幾年全世界面臨瘟疫、戰爭與嚴重的通膨,所有的人日子都不好過;但蔡英文政府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確可圈可點。

台灣從陳水扁執政的2000年到2007年,當時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是4.8%;馬英九執政的2008至2015年,經濟成長率則是2.8%;而蔡英文執政的2016至2023年,經濟成長率應該是3.4%左右。

經濟藍拼經濟輸民進黨

矢板明夫點出,在野黨經常批評民進黨不懂經濟、反商等說法並不成立。因為馬英九時代用了一大批教授當部長,叫「經濟藍」,但現在看來,「經濟藍」拼經濟的能力也不過爾爾。

此外,5年前,還有國民黨人喊著「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的口號,當選市長(指韓國瑜),但這幾年,中國處處打壓台灣,貨沒有出去多少、人也沒有進來幾個,台灣還可以混得不錯。矢板明夫強調,這證明了「沒有中國,台灣照樣可以過得很好」。相形之下,他點名韓國把經濟前景和中國綁在一起,「這幾年倒了大霉,經濟成長率也遠遠不如台灣」。

不過,矢板明夫提醒,台灣的經濟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經濟成長不平均,很多行業並沒有感受到經濟變好,也有不少人還沒有擺脫疫情的影響,政府還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