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當地時間昨 29 日報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揭示了標誌性環形星雲的彩色新肖像。環形星雲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天文學家的喜愛,由於其可觀測性以及它可以提供對恆星壽命的洞察,人們對其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它位於距離地球 2,000 多光年的天琴座,在夏季晴朗的夜晚,天空觀測者可以使用雙筒望遠鏡看到它。

1779 年,梅西耶和天文學家 Darquier de Pellepoix 發現了環形星雲。有些星雲是恆星誕生的地方。環形星雲是在一顆垂​​死的恆星(稱為白矮星)開始將其外層脫落到太空中時形成的,形成發光環和膨脹的氣體雲。

卡迪夫大學天文學家羅傑·韋森(Roger Wesson)在美國宇航局關於韋伯最新觀測結果的博客文章中提到,「作為最後的告別,熾熱的核心現在電離或加熱了排出的氣體,而星雲則以五顏六色的光做出反應。」

韋森和他的國際團隊ESSENcE(代表JWST 時代的演化恆星及其星雲)使用韋伯的近紅外相機和中紅外儀器捕獲了前所未有的細節。

韋森表示 :「星雲明亮的標誌性環形結構由約 20,000 個緻密分子氫氣團組成,每個團塊的質量與地球一樣大。」他也說,環的外部有突出的尖刺特徵,指向遠離垂死恆星的方向,這些特徵在紅外光下發光,但在哈勃太空望遠鏡之前拍攝的圖像中僅隱約可見。

韋森說 :「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在這個微弱的光環中存在多達十個規則間隔的同心特徵。」

研究小組最初認為,觀察到的弧是隨著中心恆星隨著時間的推移釋放其外層而形成的。但由於韋伯望遠鏡的敏感性,科學家們現在相信,光環內的電弧可能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韋森表示 :「當一顆恆星演化成行星狀星雲時,據我們所知,沒有一個過程會經歷這樣的時間段。」他也說 :「相反的,這些光環表明該系統中一定有一顆伴星,它的軌道與中心恆星的距離就像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一樣遠。當垂死的恆星擺脫大氣層時,伴星塑造了流出物並雕刻了它。」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圖 : 翻攝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