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每年造成4100萬人死亡,相當於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74%,而「三高」,更是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不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約有4至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檢查數值已經有異常,健康可能已面臨危害。因此國健署提醒,民眾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外,還要改善生活習慣,從源頭杜絕三高。

國健署表示,根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顯見約有4至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檢查數值已有異常。三高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使得民眾不易察覺自身健康可能已面臨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慢性疾病每年造成4100萬人死亡,相當於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74%,已成為全球及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並指出菸、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身體活動引發之「三高」,為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會增加後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國健署呼籲,符合資格的國人,應善加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而65歲以上民眾、55歲以上原住民及35歲以上小兒麻痺者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如有異常,請務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此外國健署也出4點提醒,除了健康檢查外,應從源頭防治,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

1.均衡飲食:以「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為飲食原則,攝取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多喝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

2..規律運動:每週達成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快走、慢跑、騎自行車、走樓梯等,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

3.戒菸、避免飲酒: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而過量飲酒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引起血壓升高、心律不整等問題,皆會增加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定期健康檢查及722自我血壓量測:「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掌握血壓變化狀況,做好自我管理,並且定期健康檢查,檢查結果異常者,務必儘早就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