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官方數據顯示,在政府債務上限險些釀成美國債務違約危機、美債價格大跌的 5 月,兩大美國的海外「債主」之一中國,趁機大幅拋售美債。

美東時間 18 日週二,美國財政部公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 5 月中國大陸的美債持倉為 8,467 億美元,仍是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海外持倉地區。不過 5 月的持倉連續第二個月下滑,環比 4 月減少 222 億美元,持倉規模逼近今年 1 月跌破 8,600 億美元所創的 2010 年 5 月以來低位。

從去年 4 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一直低於 1 兆美元。截至今年 2 月,中國連續七個月減持美債,總持倉連續七個月創 2010 年 5 月以來新低。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管局)上月公佈,中國 5 月外匯儲備 3.1765 兆美元,環比 4 月下降 0.88%。

中國外管局稱,5 月外儲規模下降源於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在主要經濟體財政和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下,5 月美元指數上升,全球金融資產漲跌互見。

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及美國銀行業的持續危機下,黃金價格接近歷史高位。 圖: 翻攝自推特 @PTRADINGSIGNALS

同時,中國繼續增持黃金。外管局數據顯示,5 月黃金儲備為 6,727 萬盎司,環比 4 月末增長 51 萬盎司、增幅 0.76%,連續第七個月增長。

不止是中國,去美元趨勢強化之際,全球央行今年都在「淘金」。本月稍早《華爾街見聞》提到,世界黃金協會( WGC )的數據顯示,除大規模拋售的土耳其外,5 月其他國家地區的央行仍是黃金的淨買家。

WGC 認為,下半年金價可能有更大的上漲空間。若美國經濟溫和收縮,上半年表現強勁的黃金下半年將轉為中性;若衰退風險增加,經濟惡化,會產生新的黃金投資需求;若軟著陸,投資者可能減少投資黃金。

5 月海外投資資金流向逆轉淨流出 1,676 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注意到,TIC 數據顯示,在債務上限危機愈演愈烈的 5 月,十大美債持倉最多的國家地區中,只有 4 個國家增持美債,除了持倉增加 188 億美元的加拿大外,其他都只是小幅增持,盧森堡、瑞士和愛爾蘭分別增持 17 億美元、 61 億美元、2 億美元。

5 月全月,美國 10 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累計升約 22 個基點,對利率前景更敏感的 2 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約 38 個基點,均止住兩月連降。

美債價格大幅回落的同時,主要美股指大多繼續上漲。納指累漲 5.8%,標普累漲 0.25%,均連漲 3 個月,而連漲 2 個月的道指累跌 3.49%。

TIC 報告顯示,5 月海外對美國資產的投資資金流向逆轉。包括投資美國長短期證券和銀行流動在內,5 月海外資金淨流出 1,676 億美元,而 4 月淨流入 484 億美元。其中,海外私人投資者資金的淨流出 1,682 億美元,央行、主權財富基金這類海外官方機構的資金淨流入 6 億美元。

5 月海外私人投資者淨買入美國長期證券 180 億美元,海外官方機構淨買入 417 億美元,均低於 4 月水準,4 月分別淨買入 594 億美元和 383 億美元。包括海外投資組合通過股票互換購入的美股在內,進行一些調整後,海外 5 月總體淨購買美國長期證券 175 億美元,遠低於 4 月的 1,278 億美元。

美國華爾街股市。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