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間諜氣球入侵美國領空遭到擊落,造成美中緊張,引發國際關注。「日經亞洲」(Nikkei Asia)前中國分社社長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16日撰文指出,國家安全分析家研判,根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命令創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SSF),很可能是這類氣球入侵行動的幕後黑手,該部隊曾在2021年以氣球偵察美軍在南海的自由航行任務。

中澤表示,被美軍F-22戰機擊落的中國高空偵察氣球配備有與攔截通信有關的天線,暗示其與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的關係,氣球起飛的海南島也是中國重要衛星發射設施的所在地。美國海軍「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航空母艦2021年年初在南海進行航行自由行動,靠近中國在南海建立的軍事設施時,中國派出偵察氣球收集有關美軍行動的情報。

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一直藏在神秘面紗後,外界難以無法一窺究竟,不過中共官媒「環球時報」2016年一篇報導指稱,戰略支援部隊由3個具有不同職能的單位組成,其中包括網路戰部隊,防禦駭客攻擊;太空戰部隊,管轄間諜衛星和中國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及破壞敵方雷達系統和通信的電子戰部隊。

根據五角大廈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於2015年,是解放軍組織重整的一部分,為戰區司令部級組織,旨在整合解放軍的戰略太空、網路空間、電子、資訊、通信和心理戰任務和能力。五角大廈的報告描述戰略支援部隊在「三戰」(three warfares)架構下執行任務和工作,即輿論戰、心理戰和法律戰。

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的背景可以溯及1999年,當時出現一本由解放軍兩名上校撰寫的書「超限戰」(Unrestricted Warfare),提出動員社會各領域的想法,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和心理做為非軍事武器,為戰略支援部隊的成立奠定基礎。美國認為,一旦台灣發生緊急事態,中國網路戰部隊將試圖發動心理戰,試圖影響台灣的公眾輿論。

中澤並提到,最近有跡象表明,戰略支援部隊正在擴大編制,透過網路廣告招募大學畢業生和高學歷的新人,高中和職業學校畢業生則從事與資訊技術相關的相對低階的工作。招聘過程出人意料地開放,有如民營企業,實際上就是習近平的指標性政策「軍民融合」(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