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斷對台文攻武嚇,揚言出兵犯台之際,台灣社會出現許多「疑美」、「憎美」的聲音指稱,美國把台灣當棋子,勿讓台灣成為美中角力下的犧牲品。有學者警告,美國積極協助台灣構築防衛能力,台灣卻出現懷疑美國的聲量,這是離奇說法。疑美論若占上風,將弱化台美軍事連結,最終導致台灣敗亡;台灣人要反制認知戰,就是要讓自己成為愛國主義者。

台大歷史系特聘教授、知名歷史學家陳弱水透過臉書強調,面對中國不斷升高的威脅,美國積極協助台灣構築防衛能力,遏阻對方可能冒險行動,台灣卻出現懷疑美國的聲量,宣稱美國把台灣當棋子、以台灣為戰場,與美國合作會導致台灣流血犧牲「這是離奇的說法」。所有關於台海可能發生戰爭的討論、所有軍事推演和規劃,都只有一個前提:中國侵略台灣。

陳弱水指出,台灣和民主國家盟友之所以必須加強軍備,透過實力保護和平,而無法依靠正規外交手段,是因為所面對的是喜怒無常、視協議為無物的極權政治組織。前幾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所屬社會民主黨共同領袖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受訪時說:「我們必須了解,中國跨過邊界的時刻可能會在明天、後天或10年之後到來。」

陳弱水續指,德國是歐洲大國當中,最想對中國表達「善意」的國家,即使是德國的政治領袖也明白,台海如果有事故,就是中國攻擊台灣,而且時間不定,但台灣的人好像還故作不知。如果台灣出現的疑美論占上風,人們真的覺得美國要把台灣推上戰場,最終只會是弱化台灣與美國的軍事連結,傷害台灣的防衛,最終讓台灣走向敗亡。

陳弱水說明,認知戰特性是,提供假消息、製造認知混亂,讓人們迷失方向,在自我懷疑的狀態下接受敵人說辭,交出自己的利益;台灣人要反制認知戰,就是要讓自己成為愛國主義者。此外,疑美論出現的另一因素是,「敵視美國」本來就是大中國民族主義的重要成分。台灣同樣存在大中國民族主義,其中有反美、憎美的元素,只是比較隱晦,近時終於明白暴露。

陳弱水提到,歷史學家余英時1996年已特別提醒:「今天民主在台灣開始全面落實,台灣似乎還沒有人公開表示異議。其實民族主義者暗中厭憎這種美國式民主的未嘗不是沒有人在。他們很可能同意中共指責『台灣搞假民主』,不過迫於形勢,一時不便見諸文字而已。」事隔1/4個世紀,很清楚看到,余英時的推測完全正確,疑美、憎美、厭憎民主是三位一體的。

陳弱水認為,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憎美不完全是憎恨,還夾雜著羨慕和攀附,余英時稱此為「羨憎交織」(ressentiment)。此說法可部分解釋,為何有這麼多中國民族主義者移民美國、成為美國公民,而居住在本國的子女也常就讀美國學校或國際學校。中國民族主義者的疑美論有其兩面性和虛偽性,疑美論是大陷阱,大家必須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