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就看到網路上流傳一則李鴻源說越南風機比台灣便宜,並說「我們台灣裝一支風機的錢,在越南可以裝三支」云云。
一、先從價格來看,路域風力、離岸風力和近岸風力的工法不同,成本不同,所要求的條件也不同,不同的產品不能放在同一架上一起比,這大家都知道。
看到這個消息趕快查了一下越南的風力發電發展的市場和價格,越南的風力發電潛力無限,也是被世界銀行的能源部門被評估為最具開發潛力的新興市場的風場之一,但是在2018年前因為越南的政策環境仍不友善以及融資環境仍不夠成熟,加上躉購費率(FIT)不具誘因,因此無法吸引國際一流開發商前往投資,因此越南的風力發電進度呈現發展遲緩的情形,一直到2018年以後,越南政府提高了風力發電躉購費率的價格,適用路域風電8.5美分/度(約新台幣2.4/度),近岸風電8.9美分/度(約新台幣2.7/度),而越南的風力發電並沒有分近岸風電或是離岸風力,另外,越南設置的風場均是離岸5公里以內的近岸風場,設置的都是陸域風機,容量只有台灣現在蓋的離岸風機的一半,工法也是陸域工法,如果要將台灣和越南兩國之間的陸域互比,台灣陸域也很便宜,差不多是離岸的4折價格,所以真的要比應該和台灣的路域風力相比而不是離岸風力。
二、台灣離岸風力距離遠工程艱鉅更肩負能源轉型及國產化責任。
台灣離岸風力的設置除了水深至20─40公里外,臺灣海峽的東北季風、又多颱風需要面對的環境挑戰本來就比較大,加上台灣對於離岸風力的環評審查機制本就比較嚴格,不論是對於海洋生態及漁業的保育及候鳥路線的觀測等,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藉離岸風力開發,帶動台灣離岸風力國產化產業鏈為台灣離岸風力產業國家隊而準備,除了價格外,還有很多重要的價值包含其中,這麼重要的國家能源轉型政策,絕不能僅以如此簡單的價格來評論。
三、近岸風機將遭致更多環境生態的衝擊
越南近岸風機座落於潮間帶及近岸,台灣潮間帶自然生態豐富,近岸更有白海豚保育問題台灣環保團體曾多年大聲疾呼不希望造成環境生態衝擊,因此台灣的風力開發盡量遠離淺海區域,將風機拉至60至100米水深,以減少對生態或對當地漁業社區之衝擊。
還記得過去常聽李鴻源演講有關水環境的議題,對於其在水資源的專業領域非常敬佩,但是在再生能源議題,尤其是風力發電的議題,過去沒有聽過李鴻源有相關研究或著墨,如果僅是因為朋友的訊息而對於台灣離岸風力的價格就公開於媒體提出質疑,似有違李鴻源過去給人的專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