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近期發生多起憾事,大食蟻獸「口袋莎」和其胎兒近期因難產死亡,加上高齡的長頸鹿「菊忠」也因老化在12月19日夜間猝逝,讓許多保育員相當不捨。

北市動物園表示,保育員透過觀察大食蟻獸日常的紀錄,隨體重增加、外陰和乳頭逐漸腫脹、超過兩個月沒有發情等跡象,加上採集尿液檢驗孕酮,評估大食蟻獸「口袋莎」應該是在今年6月初時和「三平」交配成功,順利懷孕,預產期落在11月底到12月初左右。12月5日晚間,保育員觀察到「口袋莎」開始焦躁不安的踱步,隔日早上,發現已經破水,「口袋莎」雖然一直持續用力,但寶寶卻遲遲生不出來,之後「口袋莎」開始顯露出疲憊的難產現象,於是通知獸醫師,將「口袋莎」送至動物醫院進行麻醉助產。

後續在獸醫師的協助下,胎兒仍無法順利引出,且腹部超音波顯示胎兒的心跳微弱,因此進行剖腹產,不過因「口袋莎」的子宮漿膜面有舊的創傷,傷口與腸道已嚴重沾黏胎兒取出後無自主呼吸,經搶救後雖然回復呼吸心跳並緊急啟動人工哺育,但寶寶仍虛弱,在出生2日後不幸死亡。「口袋莎」則因難產手術期間失血較多,麻醉後續甦醒較慢,產後非常地虛弱,加上剖腹產傷口不適的關係,「口袋莎」都不願意進食或喝水,醫療照管團隊雖然持續積極地給予治療及產後護理,但「口袋莎」仍不幸於12月12日凌晨死亡。

另一起憾事則是長頸鹿,保育員昨(20)日清晨上班時發現長頸鹿「菊忠」倒臥在室內欄舍,已死亡。透過監視器畫面,顯示「菊忠」在19日晚間開始出現不適的症狀,站立的時候會搖晃,後來體力不支躺下休息後就無法再起身活動,到了晚間9點30分左右,影像中已看不到「菊忠」有呼吸和動作等反應。醫療照管團隊經病理解剖後,確認「菊忠」的死亡原因為老化及器官衰竭,享年23歲11個月。

大食蟻獸「口袋莎」母女接連過世。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食蟻獸寶寶在出生2日後死亡。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菊忠」(前)1999年1月15日誕生於臺北市立動物園,享年23歲11個月。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