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為解封後首場國際大型活動,今(19日)舉行記者會以「在台北發光」為主軸,公布東區商圈之光展區作品16件中大型裝置及光環境藝術營造,如同希望之光座落在巷弄間融入生活中,點亮城市。台北市柯文哲強調,北市府舉辦的台灣燈會與過去有很多不同,其他縣市昔日都是找大空地舉辦,但本次採用的是融合北市特色的城市型燈會,盼藉此振興商圈。

柯文哲致詞指出,在過去舉辦台北燈節經驗,可有效帶動周圍商圈,像是今年士林舉辦的白晝之夜為例,一晚就湧入46萬人,因此這次設計城市型燈會,希望藉此讓過去低迷的東區帶動起一波人流「一次拉上來」,振興東區商圈。

藝術家陳普打造近12米高的巨型作品「future shuttle未來·穿梭·兔子洞」。 圖:台北市觀傳局 / 提供

觀傳局表示,本次光展區網羅國內外各領域知名藝術團隊,有視覺、數位、建築、地景、裝置、原住民等藝術家,台北東區指標性百貨「遠東SOGO」,更以實際行動支持,以資金挹注主題燈飾,分別於復興館與忠孝館前展出燈飾作品,包括由知名裝置藝術家陳普打造近12米高的巨型作品「future shuttle未來·穿梭·兔子洞」,象徵一座通往未來無限想像的通道;藝術家吳麒創作的「Hi Hide」,則以調皮活潑的小兔子將帶來歡樂親切的購物氛圍。

藝術家大岩奧斯卡(Oscar Oiwa)將以往創作的光兔角色製作成雕塑品。 圖:台北市觀傳局 / 提供

另位在瑠公公園的作品「榮容」,是旅居台灣的墨西哥籍藝術家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透過色彩編織的手法,展現台北在多元性別、移工、勞工及原住民等人權議題上所帶來的共榮與包容;藝術家范承宗所創作的「仁愛帆城」將於敦仁公園亮相,以木構張起數面錯落的船帆,詮釋台北城市巷弄間水平垂直輪廓,象徵理性卻又饒富人文優雅精神。

本次也邀請多次參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日裔巴西籍藝術家大岩奧斯卡(Oscar Oiwa),將以往創作的「光兔」角色製作成雕塑品,於捷運國父紀念館站1號出口重新演繹呈現,這也是他第一次親自為台灣燈會創作的大型作品。

觀傳局說,除光展區內容首度曝光,全台北市12行政區,也以在地特色打造「12行政燈區」,結合在地民間宗教、企業、學校團體資源共同創作,主題涵括以自然生態、人文特色、文化藝術及宗教民俗四大重點,更舉辦高達53項在地參與系列活動。

藝術家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作品「榮容」。   圖:台北市觀傳局 / 提供

藝術家范承宗作品「仁愛帆城」。   圖:台北市觀傳局 / 提供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今召開記者會。   圖:周煊惠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