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軍事威脅不斷,民進黨立委參選人吳怡農今(13日)召開政見記者會,提出檢討義務役訓練內容與役期、建立國家安全政策指導文件體系、建立國土防衛部隊及全面推廣災害應變訓練4點主張強化國家安全,並明確表態支持適度延長義務役。

吳怡農上午舉行政見發表會指出,中國的軍事威脅已引起周遭國家的警惕,台灣更是首當其衝,他支持全面改革訓練內容、同時適度延長義務役。

吳怡農表示,壯闊台灣協會每一年都會針對兵役制度進行民調,最近一次於今年8月份舉行,題目是「如果全面改革服兵役的訓練內容,取消和軍事訓練無關的活動,請問您支不支持將目前的4個月義務役,延長至6個月到1年?」有高達近8成的受訪者表示支持,且是不分性別、年齡、居住地、黨派都有高度共識。

吳怡農提及美、日兩國的國家安全政策指導文件體系,包括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NSS)」、「國家防衛戰略報告 (NDS)」及「國家軍事戰略報告 (NMS)」;日本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畫大綱」及「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彼此相互對應,讓雙方對影響各自國家安全的議題有更清楚的瞭解與合作。他強調,台灣身為美、日重要的盟友,應儘快參考美日的架構,修正台灣的國家安全政策指導體系。

吳怡農也主張應參考國際案例,建立台灣的「國土防衛部隊」,平時支援重大災害搶救與復原,戰時負責居住地的城鎮防備、協同警、消應變,並在必要時協助第一線正規部隊作戰;讓正規作戰部隊任務單純化、專業化。

吳怡農以壯闊台灣協會的《後盾計畫》為例,強調「韌性社會」的建立,除了要加強水電通訊等民生基礎建設的防護外,更重要的是民眾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應變能力的提升。而「災害應變」訓練是落實「全民國防」最簡單,也是最具體的工作。

吳怡農說,目前國軍主要以志願役為主,除國防第一線的國軍18萬人及後備部隊,他的提案是建立一個與陸海空軍獨立的國土防衛部隊,其任務非常明確,在平時支援重大災害搶救、應變,戰時負責居住地、每個人所在地的城鎮防備,協同當地警消完成任務,及若有必要時協同正規部隊的作戰,他認為這個體系與警消、災防體制相關,不一定要在國防部體制內。

台北市中山、北松山立法委員補選候選人吳怡農今早發表有關強化國家安全的政見。   圖:張良一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