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將於今年十月舉行第 20 次全國代表大會(下稱二十大),有關黨內越來越多人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滿的傳聞甚囂塵上。而中共「動態清零」的政策和經濟增長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在六月 Omicron 疫情趨緩下,顯得似乎略有消停,中共也因此藉機大喊穩經濟促進消費。不過,中國知名異議人士陳奎德 21 日直言,種種跡象顯示習近平已失去大部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支持,「因為習已經動到其他高層的『奶酪』,讓大家忍無可忍。」

隨著二十大的臨近,中國經濟政策走向與經濟運行模式的調整,其背後折射出的是黨內高層政治勢力的角逐。日前,習近平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日召開不同的經濟會議,聲調不一,凸顯高層博弈仍日漸嚴重。

《新華社》報導稱,李克強 22 日上午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下稱國常會),除談及防汛救災工作和保糧食生產外,又祭出了「促消費」三大新政,其中包含考慮延續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稅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等,「三政策實施預測今年增加汽車及相關消費約 2,000 億元。」

報導續指,受到習近平「清零政策」的衝擊,中共內部需求一片慘澹,五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勉強轉正,三、四月均為負數。五月的汽車銷售同比下滑 12.6%,「主要原因是老百姓沒錢,企業復工不復產,供需兩頭疲軟;在房產市場難以起死回生的態勢下,中共希望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對內需起到拉動作用,用降低消費政策門檻和免稅來吸引顧客。」

而李克強國常會釋放緩解市場壓力的訊息,目標是刺激市場促進消費。這和他在 5 月 25 日召開的十萬人經濟大會上的主旨是相同的,六大項經濟紓困政策的一小部分,「但李克強在十萬人大會上的講話,全文卻被習近平掌控的文宣系統全面壓制。」這其中不僅僅是對「習下李上」反習輿論戰的反制,恐怕也是對李克強經濟政策方向上的一種不認同。

對此,陳奎德日前向《美國之音》表示,自習近平 2018 年推動修法讓領導人無限期連任後,其爭取連任的野心便暴露無疑。然而習近平所採取的「聯俄反美」路線,在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下令入侵烏克蘭遭受制裁,連帶中國受影響後,黨內已有反對聲音出現;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再起,中央採取的「動態清零」強硬政策更是嚴重打擊經濟,「種種事態讓習近平的權力和地位受到嚴峻的挑戰。」

陳奎德接著提及近期受熱議的「習李較勁」話題,他表示,現在李克強動作頻頻不是因為他突發奇想,而是內部有重要力量支持李克強出頭,「而中共內部重要的力量,首先就會提到政治局,現在看來習近平很可能已經失去多數政治局常委的支持,否則李克強 5 月 25 日不可能召開被稱是反習勢力高調集結的十萬人大會。」

陳奎德說,比政治局常委更重要的就是「深層政府」(Deep State),即已經退休的政治局常委與共產黨大老們,如江澤民胡錦濤等人,「要是沒有這些人撐腰,那麼現任常委即便對習有所不滿,也很難與其唱反調。」

22 日下午,《新華社》報導稱,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 26 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強化大型支付平台企業監管促進支付和金融科技規範健康發展工作方案」與「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而會議通過的方案重在「健全監管規則」、「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隱患」和「強化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領域監管」。

該會議強調,要依法依規將平台企業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針對建立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習近平強調「要把安全貫穿數據治理全過程,守住安全底線,明確監管紅線。」由此可知,習近平的經濟邏輯是在國家監管和市場配置之間更強調國家監管,在權力安全和經濟發展之間更在乎對權力的掌控。

中共地方怪招頻出 努力搶救當地經濟

而中共地方財政危機越來越嚴重,根據《自由亞洲》報導稱,廣東省陽江市一家國資控股的公交公司「粵運朗日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由於公司虧損嚴重,資金鏈斷裂,已無法支撐公汽線路運營」,證明中國國有公司停運代表地方財政已出大問題。

此時,中國各地為刺激房產也復甦,頻出怪招。《第一財經》報導提及,青島薛家島街道辦事處日前發布通知,將敦促居民購房納入 2022 年工作考核範圍,「這不成了公職人員做起售樓小姐的工作,做了不給錢,不做倒扣錢?河南商丘和開封祭出賣房奇招,樓盤業者推出買房的首付可以用大蒜和小麥抵扣,上限高達房款的 20%。」

3 日,李克強提出「地攤經濟」,湖北宜昌、大冶等地搞夜市,地攤經濟一度成為中國經濟的「救星」。報導續指,有城管(中國執法人員)破天荒的打電話給攤主央求出攤,「但地攤經濟很快就接連遭到中共官媒唱反調,僅十天就草草『收攤』。」

中共地方官員在清零和經濟間頻走鋼絲,更加凸顯黨內高層的路線分歧,而各種刺激經濟的手段到底能走多遠,還有待觀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資料照)   圖:達志影像 / 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   圖:達志影像 / 美聯社

中國的經濟早在江澤民(右)與胡錦濤(左)時代就已被掏空,權貴賺得盤滿缽滿後一路外逃,留給習近平(中)的是滿目瘡痍的環境污染與資源耗盡。(資料照)   圖:達志影像 /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