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企業主與小英總統的餐宴,揭製造業頭家們最迫切的「三缺」苦水!2 月底,中午 12 點,總統府三樓台灣虹廳,18 位產業界人士與總統的午宴低調展開。

午宴中,包括總統府資政暨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暨苗成企業董事長賴博司、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暨鳳記國際機械董事長魏燦文,以及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哈伯精密董事長許文憲等,多位製造業重要老闆們一一現身。

跟不上土地飆漲的速度,新北土城每坪百萬,中南部大多 40 萬起跳

企業主口中反映的,可不是水、電穩定供應的隱憂……,缺地、缺工、缺宿舍的「三缺」,成為頭家們晉見總統時的焦點話題。

「北部土地太貴,新北土城 1 坪 100 萬元,開玩笑,怎麼蓋工廠?」魏燦文直言,台中附近的工業用地同樣漲太多、也沒有地,1 坪超過 30 萬元的,都不合理,企業不得已,只能搬遠一點,往彰化、雲林、嘉義去找地,但是交通、人力供應都不是很方便。

「這年頭沒有不缺工的工廠,除非你沒有生意!」語氣中,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難掩激動。

尤其政府鼓勵回台投資,人力需求更大,「台灣半導體產業太強,吸光所有人才,造成其他產業找不到人才,缺工是非常嚴重、普遍的現象,已經是國安危機。」魏燦文語出嚴肅。

企業兵分多路補齊缺工,轉介移工、派遣工、產學合作與中高齡員工

缺工企業試圖找勞動力來源的第1條路,是趕快找仲介介紹要轉換工作的移工,讓外籍移工仲介成了近期最夯的業主。

人力來源的第 2 條路,是找台籍派遣工,甚至讓派遣工變正職,但老闆們普遍認為,流動性高的派遣工不好用。

第 3 條路,則是產學合作,從大學開始綁定人才,不過各企業都會去搶人,這個管道能吸納的人數相當有限。

進用中高齡員工,則是人力來源第四條路。「我們去年開始徵才不限年齡,好手好腳就行,還把超過60歲退休的找回來。」和大經理陳岳煌直言。

「大家想遍人力來源,」沈國榮透露,另一個來源是表現良好、快出獄的「監獄工」,一早由教官帶5個、8個、10 個,最多 20 個受刑人出來上工,由廠商負責中飯,也要另闢獨立工作場所讓他們工作,且不得和其他人交流,下午 5 點再原車離開。「監獄工對國外廠商來講很敏感,用廉價勞工做外銷東西國外廠商會抗議,只能介紹到協力廠,不做外銷。」

沈國榮指出,和大今年五月還要蓋新廠,除了絕對必須 10 %自動化外,且廠房要寬敞,空調、排氣都必須到位,進去很舒服,大家才會喜歡去那工作,「以前是我們挑工人,現在是工人挑公司。」

原物料齊漲仍要保毛利,和大向客戶談漲價,提獎金誘因留人才

「台灣頂多再熬個 5 年到 10 年,人力的缺乏情況會非常嚴重!」沈國榮的憂心並不是個案,事實上,台灣勞動力短缺,無疑已拉起紅色警報。

「過完農曆年第1天,我們有 4 . 3 萬家企業登徵才資訊,」104 資訊科技人資長鍾文雄解釋數字,「1 周後,徵才企業多了 6000 多家,飆到近 5 萬家,過去最高紀錄是 4 .2 萬家,今年是史無前例、從來沒遇過的空前榮景,代表企業找不到人。」

不只如此,今年也是他第一次明顯感受到年輕人主動應徵動能下降。翻開104數據,向來是勞動力最主力來源的 30 歲以下年輕族群,2018 年 2 月主動應徵的占比,還有過半的 52 . 3%,沒想到逐年下滑,今年 2 月只剩43 . 4 %。

某種程度,這或許也和台灣年輕人不想給別人管、不願再為企業爆肝一輩子,寧願去外送平台,從事彈性、自由、自主的工作有關。勞動部職安署統計顯示,2020 年美食外送員的人數達 8 萬 7618 人,年成長 94 . 7%,今年初最新數字更來到逾 12 萬人,年輕人工作價值觀改變的趨勢不言可喻。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今周刊APP

(閱讀全文…https://bit.ly/3ubWyaK  )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 1320 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存股的「三種被動收入」! 財經專家:以利滾利,躺著都能賺錢
https://bit.ly/3qUA2kJ

「我殺了自己的女兒!」一個媽媽的痛哭懺悔啟示:嘴巴壞就是「壞」,就算出自好意也一樣

https://bit.ly/3LJ5Fpn

 4 天蒸發上百萬年薪也不賣…她靠「5311 理財法」30 歲擁千萬元 6 年就翻倍:台股最愛買這些

https://bit.ly/3DK1WFm

 空腹吃 3 顆 B 群...5 分鐘後「胃痙攣」!他吃超過 20 倍每日建議量、視力模糊「險失明」

https://bit.ly/3LG6Tlm

 一檔南亞,光股息就領上千萬!達人存股 17 年,51 歲存到 6 千萬,養股 2 法則「股票傳子傳孫」

https://bit.ly/3DIlPwD

「盡可能把錢花完再死吧!」給 60 歲退休族的誠懇建議:不留下財產,是為了子女們著想

https://bit.ly/3LHxAGj

最新一期(1320期)《今周刊》以製造業的三缺苦戰一題為封面,並進行深入報導。    圖:《今周刊》/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