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春的第一件國際大事就是有關核子武器的管控,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同時也是全球五大核武器國家,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領導人於周一共同發表了《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正當核武擴散陰霾不斷以及烏克蘭危機醞釀的軍事衝突一觸即發之際,這份來的有點突兀的限武聲明,卻反而點出了深陷武裝衝突與軍事競賽可能發生的國際現勢。

這份聯合聲明指出,「我們申明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鑒於核武器使用將造成影響深遠的後果,我們也申明,只要核武器繼續存在,就應該服務於防禦目的、懾止侵略和防止戰爭。我們堅信必須防止核武器進一步擴散。宣稱發動此次聲明連署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就表示,五大核子武器國既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法定的核武器國家,都負有防止核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共同責任。五國理應以聯合聲明為新的起點,增進互信,加強協作,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發揮積極作用。

自1945年美軍在廣島丟下人類第一顆原子彈以後,核子武器的驚人威力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獲取以成為軍事強權的積極象徵。韓戰期間,當時唯一擁有原子武器的美國一度想要動用原子彈以對付中國與北韓,也讓蘇聯以及當時主要的國家認識到核子武器的威力,乃在隨後衍生的冷戰時期,競相全力投入核武器的發展。由於核子武器的殺傷威力驚人,世界主要國家競相投入發展,尤其在冷戰時期代表民主國家集團VS共產國家集團的兩強美國與蘇聯,更是毫無禁忌的全力生產核武器。兩強生產的核武器數量很多,乃在世界軍事史上形成了所謂「恐怖的平衡」;加上兩個集團擁有的核子武器數量已經足夠毀滅地球好幾次,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美素雙方在雙方各自克制下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核武衝突,至此大家才意識到核子武器非限制不可的緊急性。

1968年,雙方透過聯合國提出了《防止核武擴散條約》,於1968年7月1日由美國、蘇聯、英國和其他59個國家分別在華盛頓、莫斯科、倫敦開放簽字締結,提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截至2015年2月,共有190個國家與地區簽署了該條約。目前可能擁有核武或可能擁有核武卻不在條約體系中的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北韓,這使得目前擁有核武的國家除了安理會中的中美英法俄以外,還有以色列、伊朗、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等多國,他們或在研發或有的核彈已服役,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合法擁核國家為美中英法俄;非法擁核國家為印度、巴基斯坦、北韓;匿核國家包括以色列、伊朗;此外,沒有核武但有足夠發展技術的國家有日本、德國、中華民國、南韓等等。

1990年蘇聯垮台之後,雖然中俄美三國仍然擁有世界上半數以上的核子武器,但是30年來,這三個國家一直不斷的致力於核武控制的工作,尤其在世界上多次發生核電災害後,如果連和平用途的核能發電都能帶給人們生態環境的傷害,那麼核子武器的限制對於人類的生存當然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然而,在核武管制不再是國際政治優先課題的十數年後,世界五強卻又這麼有默契的同意共同發表聲明重申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急迫性,這除了說明這五國預示到了近來國際間武力對峙的急遽升高,如果主要武力強權不能互相克制,人類將難以避免一場生存浩劫,此外,隨著核子武器技術的日益外流,擁有核武以自保的國家也開始增加,例如巴基斯坦、印度、伊朗與北韓,這些國家如果輕率地發動武力戰爭,那麼就算不是全球性的災害,這對於區域性的影響也會是驚人的。

其實,除了禁制核武器外,先進國家更該注意的世界各國擁有的軍事武器越來越多,光是現在的新科技發展,真正發生戰爭時對地球造成的傷害也是驚人的。

雖然《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強調各國一道努力,創造更有利於促進裁軍的安全環境,最終目標是以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建立一個無核武器世界。我們將繼續尋找雙、多邊外交方式,避免軍事對抗,增強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並防止一場毫無裨益且危及各方的軍備競賽。「我們決心在相互尊重和承認彼此安全利益與關切的基礎上開展建設性對話。」但是最重要的乃是各國應該起而行,而非僅僅坐而談。空談無法停止人類的悲劇,也無法避免地球的生態浩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