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諾賽達(Gitanas Nauseda)4日突然在媒體訪問時表示,立陶宛政府決定讓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個「錯誤」。對此,曾任外交官的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今天(5日)剖析事件起源於立國內部政治角力,並推測接下來3種可能的發展方向。

劉仕傑指出,諾賽達並未反對「讓台灣設處」,反對的是「台灣在當地館處的名稱」,即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TRO),強調「這件事沒有被諮詢」。由於以「TRO」這個名稱為台灣在全球各駐外館處首例,意義重大,劉仕傑以過往經歷說明並研判這件事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首先,劉仕傑介紹立陶宛的政府體制,說明立陶宛是半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head of state),負責外交及國安事務。總理是政府首長(head of government),下有14個部長(包括外交部長)。總理是由總統任命。這個政府制度,跟台灣類似。

接著,劉仕傑指出問題的癥結點:立陶宛與台灣相互設處,事屬外交事務,理應總統有權拍板定案。但目前根據諾賽達總統說法,事先並未被諮詢使用TRO名稱。劉仕傑認為,「這個說法,令人詫異,也凸顯出立國內部政治角力」。

最後,劉仕傑推測,事件接下來有3種可能的「劇本」,評估第3案「撤處」的可能性最低,而前2案都有可能發生:
1.一切維持不變。
2.台灣仍然設處,但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台灣代表處)改成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台北代表處),簡寫都是TRO,但後者在歐洲已有多例,算是給中共下台階。
3.台灣撤處,回到原點。

根據了解,諾賽達與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從2019年總統大選彼此對決開始關係就明顯緊張,從事件發展可以看出,總統府與內閣間明顯存在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