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歐關係最近有升溫趨勢,但是德國智庫分析,歐洲議會和中、東歐國家對台灣的熱情,在歐盟執委會及其他成員國還看不到,在缺乏共識的情況下,現階段歐盟不會調整對台政策。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專家史泰茲(Grzegorz Stec)在18日發表的歐中關係報告中分析,近來歐洲對台灣的支持有擴大趨勢,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9月公布的印太戰略提到台灣,歐洲議會10月高票通過歐台關係報告,隨後首度派代表團訪問台灣;台灣的經貿代表團和外長吳釗燮也先後訪問中東歐多國,歐洲愈來愈多人注意到台灣半導體業的重要性。
史泰茲分析,最近台歐關係深化的動力主要來自歐洲議會,各國的國會議員也扮演要角,但相較之下除了立陶宛,歐盟執委會和各國政府相對低調,不願公開支持台北。
其次,在歐洲聯盟(EU)27個成員國中,主要是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與台灣互動頻繁,捐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給台灣並與台灣簽署合作備忘錄,立陶宛甚至成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
史泰茲說,這些國家與台灣同樣面臨獨裁鄰居的威脅,安全仰賴美國保護,與台灣交往的主要動機是學習台灣經濟成長經驗與吸引台商投資;他們與中國的經貿關係都不密切,如果北京報復受到的影響有限。
不過,史泰茲認為,中東歐國家對台灣的熱情,不容易在歐盟其他成員國例如德國和法國看到,原因是與北京交惡損失太大,所得有限。
此外,歐盟和一些歐洲國家最近有重新與中國交往的呼聲,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支持被擱置的歐中投資協定,並打算在年底前與中國舉辦高峰會,因此歐盟執委會仿效歐洲議會挺台的可能性也不高,歐盟貿易總署最近才延遲宣布與台灣討論經濟和科技議題的新計畫。
史泰茲強調,歐台關係近來確實有正向發展的動能,但歐盟調整對台政策需要有更廣泛的共識,目前看來,歐盟執委會和中東歐以外的歐盟成員國顯然缺乏這樣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