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全世界通貨膨脹議題備受討論,台灣民眾也對物價上漲「很有感」,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2日)質疑,至今都沒看到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提出具體作為,調控政策到底在哪?呼籲政府應思考整體稅改,及早因應。

民眾黨今舉行「物價上漲蠢蠢欲動 台灣跟得上通膨嗎?」記者會,黨籍立委賴香伶、張其祿出席。

賴香伶指出,政府拍板軍公教薪資明年調漲4%,號稱近年來最高一次調幅,勞工基本薪資也調漲,但能否帶動企業界調薪?且物價指數漲幅2.63%,調薪幅度明顯跟不上物價。

賴香伶提到,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今年才召開2次會議,但對於至今物價上漲傳言不斷,到底有沒有掌握、有具體作為?以立法院附近某便當店為例,已經張貼公告將調漲便當價格約10元,小吃店、夜市、早餐店等,也陸續有些漲幅,她認為現在一個月花在餐飲物價上就漲幅達5%。

賴香伶說,如今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高達3.31%,沙拉油、醬油、牙膏等漲幅均超過5%,豬肉價格漲幅更高達7.75%,難怪不少民眾發現食物漲價了,但薪水就是沒漲,令多數勞工苦不堪言。

她表示,財政部公布2020年台灣租稅負擔率為12.1%,較2019年下降0.7個百分點,是近7年低點,比南韓、日本、新加坡和美國還低,台灣自2006年起引入「最低稅負制」,希望確保高所得者至少應繳納基本稅負,彌補制度的不公,國家依賴稅收,以推動政策、各項基礎建設及社會福利等,過去為了產業發展,政府提供各項租稅減免,項目多且不易取消,並提供許多重點策略產業信賴保護利益期,繳稅不到最低稅負制10%,也可以不用補繳,實施至今豁免期都已屆滿,當初的10%已調漲到12%,但始終比英美等先進國家還低。

張其祿指出,單單一顆茶葉蛋,從8元漲到10元,漲幅達25%,調薪真的是杯水車薪。疫情後「K型復甦」問題席捲全球,同一經濟情況下,頂層的人看著股價估值、財富升高,底層的人則收入陡降、痛苦加深,台灣也是如此,央行早已注意到國內產業復甦出現K型走勢,台股站上萬七,許多台灣人卻要靠紓困過活,K型的上端是科技類股、產業龍頭、高所得者和白領階級,下端是景氣循環類股、中小企業、低收入者和藍領階級,兩者走勢南轅北轍。

張其祿認為,回顧歷史,每當重大事件造成經濟結構受挫,收入最低的族群總是受傷最深,中產階級也無法倖免,經過2000年網路泡沫、2003年SARS、2008年金融海嘯,一次次衝擊,導致貧富差距再擴大,如今疫情再度重創全球經濟,即使疫情後經濟復甦,最先復甦的也是金字塔頂端的人。

張其祿也引述今年初國際樂施會「世界不平等報告」指出,最有錢的1%,只需要9個月就能走過疫情寒冬,但其他人卻要10年以上才能真正復原。

民眾黨團呼籲,政府有能力調控公共事業費率,例如承諾半年內不漲電價,並盡速落實「租稅公平正義」,包含囤房稅入法、設法課徵炒股利得、重新評定房地產稅基等,把台灣的經濟成長果實分享給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