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新聞工作者盧世祥撰寫《我們台灣人—台灣國民性探討》一書,於2021年7月出版,今(17)日於台中中央書局舉辦分享會,包含前交通部長林佳龍、藝術大師謝里法、寶島聯播網董事長賴靜嫻等人皆出席活動,與現場讀友分享身為台灣人尋求自我的歷程。

台灣的多元文化迷人,卻也讓台灣人對於自我的身分認同感到迷惘,究竟「台灣人是誰?哪裡來?哪裡去?」前交通部林佳龍出席致詞時,以「人治學」的觀點回應:「人不能自外於社群獨自生活,當人努力使別人以符合自己的期待看待自己時,就是實現自我的過程,也為社群帶來貢獻,讓存在變得有意義。而回應盧世祥先生的作品,『台灣人要到哪裡去?』先透過梳理自己的生命軌跡,了解並接納自己,透過共同實踐,才有今天的民主台灣。」

林佳龍:「這是盧世祥先生寫給所深愛的台灣的一封情書。」因為愛,所以認清事實、彼此扶持,也不會互相傷害,更能廣納百川、迎向世界;就如蔡英文總統所說「樂為世界人」,成為世界的台灣!

分享會中特別播放,文學作家路寒袖所錄製一段台語詩《台灣》,這首詩因與書中所述台灣人尋求自我的歷程相仿,亦被引用於書中:

南島民族上北的地界
先民出洋生湠新將來
後來啊後來
有人渡過險惡的大海
原住民走入深山林內
山是阿爸,海是媽媽
你我是山佮海的後代

日頭出入的好所在
山嶺相疊雲影規排
溪水伴奏稻仔唱歌
小小的島嶼萬般豐富
前途運命家己來做主
有夠幸福這是咱的厝


《我們台灣人—台灣國民性探討》作者盧世祥,為資深新聞工作者,曾出版《多桑的世代》、《台灣的恩人群像錄》,構成「台灣人三部曲」。本書從文化、政治、媒體、財經、宗教、生活等面向,深刻描繪台灣人的百象百態。作者透過文字,尋根也尋找自我,探究台灣文明現代化發展足跡,探索「我是誰」、「我從何而來」。

全書廣泛引用學者、團體和國內外機構的研究統計、民調報告,討論台灣的國民性格、觀念、價值觀、喜愛厭惡、文化認同等課題;也闡述了二戰之後台灣社會從「我們中國人」,逐漸轉變為現今「我們台灣人」的民心變化。深受彭明敏教授、文化研究權威莊萬壽教授盛讚是一部大眾化又兼學術性的台灣人文化批判傑作。

前交通局長林佳龍。   圖: 台中中央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