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高級官員佩爾特(Jeremy Pelter)當地時間 8 日,在國會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指出,由於管制對中國出售敏感技術相關交易的機構擴大了監管範圍,因此美國今年針對向中國出售敏感技術的懲罰性措施激增。對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今 (9) 日以報導標題狠批,此做法是在「濫用出口管制措施」。

「敏感科技」普遍指如果流出境外,將損害特定國家安全或其整體經濟競爭優勢,具關鍵性或敏感性的高科技研發成果或資料,又被稱為關鍵技術或核心科技。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導,佩爾特指出,BIS針對與中國相關交易展開多起調查,截至目前,美國今年已採取的懲罰性措施,包括對處罰對象處以 226 個月的監禁、 185.8 萬美元(約新台幣 510,0 萬元)的刑事處罰,和 404.8 萬美元(約新台幣 1.1 億元)的民事處罰。

佩爾特說,相比之下,美國去年在此方面採取的懲罰性措施只有包括 80 個月的監禁,以及 6 萬美元(約新台幣 166 萬元)的刑事處罰。

佩爾特表示,美國將繼續嘗試與盟國合作,製定共同的出口管制和政策。

據了解,美國《出口管制改革法》2018年8月簽署生效,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在開展審查工作時,根據該文件來確定哪些技術不能出售給外國實體,近年來,美國商務部多次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中國對此也多次表示堅決反對。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高級官員佩爾特(Jeremy Pelter)。   圖:翻攝自南華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