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所含重金屬可能源自天然存在或是受工業活動污染所致,其對於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一,與各種金屬特性及暴露程度有關。為保障國人飲食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與地方政府衛生局持續監測國內市售食品中重金屬含量,今(31)日公布上半年度抽驗結果,總計抽驗231件產品,均符合規定。

重金屬原本存於自然環境中,而食品中所含重金屬,除了透過人為汙染,另一個汙染途徑為自然環境:如土壤、水源、空氣等,農業使用的肥料、農藥等化學物質,過度使用會殘留於作物及環境。重金屬也會透過生物鏈,形成生物累積,越高級的消費者體內累積濃度越高。

食藥署表示,本年度1~6月總計抽樣檢驗231件產品,包含29件食米、53件水產品、56件蛋品及其加工品、12件藻類食品、29件禽畜產品(包含肌肉及可食性內臟)、32件蔬果植物類、3件飲料、3件飲用水、5件食用冰塊、1件罐頭食品、2件乳品、1件蜂蜜、2件果醬、1件果凍及2件魚油膠囊,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食藥署說明,抽查市售食品中重金屬含量,會參酌歷年監測結果、國內食品相關法規修正、環境監測結果及國人飲食習慣等,滾動式調整年度監測食品類別與項目。例如近期陸續訂定「水產動物類、禽畜產品類及蜂蜜中重金屬檢驗方法」、「食用油脂及奶油中重金屬檢驗方法」、「蛋類中重金屬檢驗方法」,以保障民眾食品安全。

食藥署提到後續也將持續執行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檢查不合格者,則移請產品所在地衛生局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辦,並將其列為後續加強稽查、輔導對象,以維護民生消費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