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多變與不可預期性的影響之下,永續發展成為企業、學校、社團法人及政府單位極為重視的議題。根據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與iNiN(Influencer & Information)的合作分析發現,在各大網路社群平台有關於永續發展的討論議題中,除了能源(綠能)、氣候、生態、ESG之外,在執行方法的討論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智慧化與數位轉型。很多人誤解,數位轉型一定涉及很多資訊工具的導入,其實不然,只要企業的決策,能夠從「經驗導向」改變成「數據導向」,就是成功的數位轉型。

長期投入社會公益的國際扶輪社3510地區總監當選人吳泰昌董事長(高雄南星扶輪社前社長)認為,永續發展其實是扶輪人都必須要關注的議題,更是他在投入社會公益時的最重要心態。多數扶輪人都來自於民間企業,更能了解到永續發展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所有資源的投入,除了要有合理的短期回報之外,更要注意這些投入在中長期發展所扮演的影響力。

吳泰昌補充說明,「有些企業非常地短期導向,只要求快速的績效,這是非常危險的思維,也常讓企業走錯方向」。因為社團運作而與許多企業熟識的他強調,我們希望社團不只是聯誼性質,更能回過頭來影響成員經營企業的思維,而數位轉型就是這樣的思維改變,例如引進網路社群媒體、數據分析等工作,來改變大家做生意的模式,當然就能創造永續發展的契機。

其實不只是社團法人與企業,學校也開始重視校園及對周遭社區、合作企業、國際姐妹校之間的永續夥伴關係。曾經參與國立高雄大學挺進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定期發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多項指標百大以內的前副校長莊寶鵰博士說明,短期的學術、產學表現雖然重要,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大學所發揮的社會影響力。

目前亦擔任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監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的莊寶鵰,從產學合作的角度指出,學術界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時,也逐漸重視數位轉型在企業長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別是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現階段對於營運數據的現況掌握仍嫌不足。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主任、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丁一賢博士指出,對現況的掌握其實是永續發展的關鍵,要知道自己的現狀,必須從檢視自己所擁有的數據開始。以製造業為例,舉凡生產線、銷售端、服務端所產生的各項資料,除了簡單的統計分析呈現之外,更可以從這些歷史資料中進行更深入的資料探勘(Data Mining),多半都能找到意料之外的發現,像是帶路雞產品、利潤與資產週轉率間的連動、不同顧客分群的偏好與行為模式等等。

丁一賢最後語重心長地對企業提出建議,不要總是以經驗來做為決策的依據,投入時間和人力來針對內部營運資料及外部市場情報進行分析,甚至導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的機制,將能為企業永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莊寶鵰。   圖:莊寶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