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將再發放「振興券」,這是繼去年「三倍券」之後,提高發放金額為「五倍券」,社會大眾及店家業主都十分期待再次「刺激消費」的機會,各地方政府也提出加碼措施,希冀能再複製去年「報復性消費」的榮景;不過,在野黨依舊以「發現金」作為攻防主題,複製去年反對「三倍券」的套路,認為發券的成本太高,建議應該直接「發現金」讓民眾有感。其實,或許多數民眾會認同在野黨的說法,畢竟誰不想直接拿現金,只是這是「公共政策」的議題,放在「政治攻防」的口水戰,恐怕過於簡化及輕看「振興經濟」的宗旨,為了反而反,缺乏對整體政策的了解,提不出符合政策目標即可執行性的建議,那都只是凸顯在野黨不用功、不負責的一面。
除了短期促進消費更需要長期的民生經濟方案
為何要「振興」?說白了就是因為疫情復燃,使得在防疫警戒之下,導致了經濟生活受到波及,所以必須透過政策手段來讓社會經濟恢復常態,同時要緩解民眾的生活壓力,所以振興的目的就是「經濟復甦」;由此來看,發放「振興券」是要透過刺激消費的方式來達到「短期」的政策效應,那麼「時效」與「範疇」就非常重要,而不是單純「撒幣式」的惠民政策,必須兼顧「生活感善」與「經濟復甦」的平衡。如果誠如在野黨所說的「發放現金」,一來可能無法確定對消費市場的幫助,二來民眾選擇儲蓄將無助於資本流動,說白了,振興經濟並不是要提高一般民眾的收入,而是要注入經濟的活水,依此來看,「發放振興券」是不得不的刺激消費手段,「發現金」則難以發揮這樣的政策效果。
不過,經過五月疫情反撲的影響,台灣經濟確實有需要復甦的對策,尤其是民眾生活壓力該如何緩解不得容緩,「振興券」作為振興經濟的工具,是為了促進短期的消費刺激,對於長期經濟發展而來恐怕效果有限,因此,政府必須針對「後疫情時期的經濟復甦」提出方案。對民眾來說,尤其是中產階級,生活壓力不只是在消費面向,還包括家庭所得分配、子女教育支出、年長者照護及房貸負擔等,都因為疫情而壓力倍增,政府的經濟復甦必須從民生經濟的角度做出發,擬定一個足以支撐長期發展的復甦策略,猶如2019年所提出降低綜合所得稅的作法,不但可以讓人民有感,更可以實質減少民眾生活壓力。
後疫情階段的產業轉型是時候該調整產業創新戰略
不僅是民生經濟課題,還必須有產業復甦的戰略布局,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針對產業發展政策提出了「創新產業方案」及「六大核心產業戰略」;然而,因為疫情的干擾,全球經貿環境及產業鏈已有所改變,該如何提出一套新的鏈結地方、鏈結區域及鏈結國際的策略,也有滾動調整的必要。過去一段時間,產業界面臨著五缺的問題,在後疫情階段已有質與量的變化,例如人才的需求,在疫情影響跨國流動的狀況下,台灣必須重新擬定符合環境需求的人力戰略,以及當前全球聚焦在氣候變遷的討論,能源供給又該如何契合產業對水與電的需求,可以說,當前面對產業轉型的議題設定以不同以往,那麼提出的產業復甦方案也必須實事求是,以維持甚至精進台灣的競爭力。
持平而論,台灣無論在民生經濟與產業經濟的發展,因為疫情的影響有重新整頓的需要,這是挑戰同時也是契機,政府在復甦方案的提出必須從減輕負擔的角度來思考,推出短期的策略也必須保有長期的戰略規劃,或許用「脫胎換骨」是過於強烈的說法,但一方面增加民眾經濟支配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產業提升競爭能力,這不但攸關著台灣整體經濟發展,且是立下後疫情時期經濟治理模式的典範。可惜的是,在野黨只會為了製造社會對立無所不用其極的批評,難以展開具理性且有意義的政策討論,而執政黨沒有推託的權利,應該立即展開產官學研的溝通,讓政策目標與理念成為實際的動能,那麼脫胎換骨後的台灣,將會是一個被國際社會尊敬且推崇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