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風水輪流轉,在政治上是這樣,在奧運會上也一樣。1984年的第23屆洛杉磯奧運,是台灣選手以「中華台北」這個很屈辱的新名字,首次在奧運場上與中國選手相遇。

當時的台灣還是戒嚴時代,國民黨非常害怕轉播頒獎典禮時出現五星旗,偏偏舉重國手蔡溫義獲得男子60公斤級銅牌,金牌卻又被中國選手陳偉強奪得,只好延後頒獎典禮的直播,用手工塗黑畫面上的五星旗之後再播出。但無論國民黨怎樣遮掩,都擋不住有些台灣人想為中國選手加油的衝動。

然而37年過去了,如今民主化的台灣,雖然愛國同心會的宣傳車,每天掛著五星旗在總統府四周環繞,政府也不會干涉。但2021年的第32屆東京奧運電視轉播,台灣人的反應卻變成了:有台灣選手就為台灣加油,有日本選手就為日本加油,有中國選手就為他們的對手加油。

2021年7月27日《自由時報》報導〈東奧桌球混雙頒獎 中國臭臉站遠遠 「台日黏緊緊」 對比網笑翻〉:

「東京奧運桌球男女混雙,由日本隊逆轉中國隊奪金,讓中國網友崩潰無法接受,台灣則靠著林昀儒、鄭怡靜獲得銅牌。

就有網友發現,頒獎時日本和台灣選手,都開心拿著獎牌和花束合影,唯獨中國選手不見喜色,神情凝重,甚至與台日選手站的距離隔超遠,笑說這畫面真是讓中國『悲從中來』,也顯現出『台日友好』。……

在頒獎時僅獲得銀牌的中國隊,更是一臉嚴肅不見笑容,站的位置還被PTT網友發現,與日本隊、台灣隊隔超遠,和台日『黏緊緊』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該網友貼出照片表示,『這張是桌球混雙的頒獎照片,可以看得出來冠軍、亞軍、季軍站的距離不等比』,還問大家會用哪4個字來形容這張照片?

不少網友紛紛笑說『抗中保台』、『聯日抗中』、『新疆勞改』、『最大銀家』,也有人直呼『也太沒風度了吧,桌球輸這一次而已』、『而且中國還用花擋住獎牌』、『看也知道日本是對齊站台,是中國遠離日本』。」

滿洲國推動中華民國參加奧運?

其實台日中三國的選手,因政治而在奧運會上展現的恩怨情仇,不是開始於1984年的第23屆洛杉磯奧運,而是來自1932年的第10屆洛杉磯奧運。

1932年之前的9屆奧運,中國沒人也沒錢,所以從未派過選手參加。這時香港在英國統治90年後,足球的水準已是亞洲第一,問題是香港球員無法代表英國參賽,反正香港人有錢,就想掛中國的名號參賽。

當時蔣介石剛弭平黨內軍頭引發的中原大戰,政府的財政近乎破產,又遇上全球經濟危機,更不會對參加奧運有興趣。不過反正香港人自己願意出人出錢,英國又不管,中華民國政府也就樂得「租牌」,官員與其他運動員還可搭「便船」赴美觀光。

無奈計畫趕不上變化,因為美國經濟不景氣,美國人對足球又沒興趣,洛杉磯奧運籌辦單位就直接取消了足球比賽,改成舉辦「美式足球表演賽」來增加門票收入。

香港足球隊不能打著中華民國的名義出賽,國民政府的其他選手也就無法搭「便船」赴美,偏偏自己又沒錢,主管體育的教育部只好在5月底宣布,以往例不派選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了。

在此之前一年的918事變中,日本關東軍已在滿蒙,扶植遜清宣統皇帝溥儀,建立了滿州國。6月12日上海《申報》報導,滿州國將選派劉長春和于希渭兩位運動員,代表滿州國參加1932年的第10屆洛杉磯奧運。

1909年生於大連的劉長春,1929年5月就讀東北大學體育系時,參加張學良在瀋陽舉行的第14屆華北運動會,100公尺跑出10.8秒(手動計時)佳績,平了1928年第9屆奧運會男子100公尺冠軍時間。劉長春與當時另一位短跑名將程金冠,並稱為「北劉南程」。

也是1909年生於大連的于希渭,1929年考入私立馮庸大學,1930年在大連中華青年會舉辦的田徑運動大會上,以2分0秒刷新了800公尺全國紀錄,被當時報紙稱為「飛毛腿」。918事變後輟學回鄉,在當地小學任教。

張學良推動的中華民國參加奧運?

日本並不是從蔣介石手上搶走了滿洲,而是從「前東北王」張學良手上搶走的。蔣介石可以不理會滿洲國要派誰去參加奧運會,張學良卻忍不下這口氣。

於是張學良自掏腰包,宣布資助8000銀圓,也為大連人劉長春與于希渭報名,代表中華民國參賽。劉長春接受張學良的勸說,在《大公報》發表聲明:

「本人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中國人絕不代表偽滿洲國出席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至於在新京(今長春)國務院民生部任職的于希渭,因為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反對日本扶植的滿洲國,無法參加奧運。而張學良跳過蔣介石,堅持要派人參加奧運,讓劉長春意外成為國民黨宣稱的「中國四億人的唯一代表」。

劉長春7月8日從上海搭乘「威爾遜總統號」赴美,經過21天的航程,終於達到美西。但只休息一天,尚未平復旅途勞頓,7月31日就被安排參加100公尺預賽。在體力不濟下,只跑出11秒第5名,未能進入決賽。

除了代表中華民國的劉長春,與未能代表滿洲國的于希渭,在1932年的第10屆洛杉磯奧運,還有一位中華民國男子400公尺中欄55秒9全國紀錄保持人張星賢,(這項紀錄維持了22年才被刷新)不過他那年參加奧運時,不是代表中國華民國,而是代表日本。

1910年生於台中的張星賢,1931年在早稻田大學商學系就讀時,創下56.8秒日本男子400公尺中欄全國記錄,因此翌年得以代表日本,參加第10屆洛杉磯奧運。

張星賢在預賽中僅跑出57秒的分組第4名,未能晉級複賽。但他的報名時間、進入選手村報到時間及上場比賽的時間,三項都早於劉長春。所以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華人」,當然還是張星賢。

中國何時才能走出歷史情結呢?

戰亂時代的國籍轉換,不是今天的鄉民所能想像。張星賢雖是台灣人,1934年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卻進入大連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滿鐵)任職,在運動會上是代表滿洲國與台灣的選手競爭。

1945年8月日本宣佈投降,滿洲國解體。張星賢先隨滿鐵撤回日本,再於隔年回到故鄉台灣,任職於省立台中師範學校,以及台灣省田徑協會會長。

張星賢雖然參加過洛杉磯與柏林兩次奧運,又出身早稻田名校,但二等公民身分的台灣人,在國民黨統治的戒嚴時代,中華民國的天朝體制內,連以職員身份再度踏上奧運會場的機會都沒有,1989年鬱鬱而終。

台灣重回國民黨宣稱的「祖國懷抱」後,再也不讓張星賢回到奧運,但他1930年代在東京所創下的男子400公尺、400公尺中欄、跳遠與十項全能4個項目的紀錄,卻都被中華民國列為全國紀錄20年以上。什麼是台灣運動員?什麼是中華奧委會?鄉民們看清楚了吧?

至於另外兩個中國運動員,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後,代表中華民國參加洛杉磯與柏林奧運的劉長春,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供職於大連工學院。文革時慘遭批鬥,1983年去世。反而是在滿洲國國務院任職的于希渭,1949年卻隨國民黨去了台灣,1980年去世。

台日中三國錯縱複雜的奧運恩怨情仇,不是2021年第32屆東京奧運才出現的,而是早在1932年的第10屆洛杉磯奧運就已經有了。慶幸的是89年後,台灣與日本都已走出了這些歷史情結,但中國何時才能走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