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疫情在2020年初爆發,不過正如同所有傳染病的出路,疫苗研發工作迅速展開,從最初始在去(2020)年年底首先通過的BNT到後續的AZ、莫德納疫苗等,全球在病毒蔓延下再次燃起希望,然而分配問題接踵而來,雖然台灣是全球疫苗實施計劃COVAX平台的一員,但在國際間是否有國家定位都還未明的台灣,當然在疫苗分配上也居於劣勢。

COVAX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GAVI、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防備創新聯盟(CEPI)等組織發起,目的在於對開發中國家提供至少滿足其最低需求數量的疫苗,截至目前為止有192國加入,還設定了「在計畫捐助國接種率未達人口20%前,任何國家配送疫苗不超過20%人口劑數」的限制,然而因為生產與原料供應受到衝擊,使全球疫苗供應遠遠不如預期。

在原料方面,掌握資源的大國利用出口限制,確保疫苗劑量。4月中旬,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負責人就呼籲美國總統拜登,應該取消疫苗生產的原材料的出口禁令,歐盟也有同樣的法規限制;另一方面印度也因為疫情嚴峻、且疫苗接種的狀況雜下,暫停所有疫苗的出口,優先提供國內使用,都使得COVAX平台只能乾等。

▲COVAX原先預計在今(2021)年底要向全球配送至少20億劑的疫苗,但目前僅僅提供了1.38億劑疫苗,遠低於目標。(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COVAX原先預計在今(2021)年底要向全球配送至少20億劑的疫苗,其中13億運往92個中低國家,使其20%的人口順利接種,但目前該平台僅提供了1.38億劑疫苗,遠遠低於目標值。雖然世界各國都已經大幅開打疫苗,在高收入國家中,平均每100人已接種95.4劑疫苗,而收入最低的29個國家,每100人只施打了1.5劑,分配懸殊之大,原因也合情合理,因為研發出疫苗的藥廠,就是掌握在大國手中。

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的AZ疫苗、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和德國醫藥公司BioNTechBNT疫苗,或是美國莫德納(Moderna)、嬌生(Johnson & Johnson)等都是大國的主場,不管是國家挹注資金,或是之後才和廠商簽署協議,都讓大國得以優先取得疫苗,加拿大在3月時囤積的疫苗數,就已是需求量的5倍,英國3.6倍、歐盟2.7倍,美國則是高達兩倍。

而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IMF)、世衛(WHO)與世貿(WTO)等四大國際組織更在7月發表聯合聲明,呼籲G20國應該分享更多疫苗,包括確保發展中國家在2021年至少能共享10億劑疫苗、提供資金、取消所有原物料與疫苗出口的相關障礙,上周才舉行的APEC臨時會議也同意各國需要合作增資,反則若疫情持續未獲控制,全球將會迎來經濟海嘯。

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也坦承,「目前整個COVAX平台幾乎停擺!」台灣日前透過該平台採購的200萬劑諾瓦瓦克斯疫苗施打日期也遙遙無期,所幸台灣受到美日等許多大國捐贈,但至今我國也僅取得948萬劑疫苗,距離全體免疫接種率相差甚遠,加上變種病毒肆虐,全球防疫戰況勢必將持續。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