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乾旱現象嚴重,全台多個水庫水位不斷下降,瀕臨枯涸。中南部缺水情形嚴重,多地陸續採取限水措施。對此,彭啟明23日在臉書、天氣風險公司網頁PO文分析造成台灣2021年上半年乾旱的原因,他指台灣豐水及枯水期有顯著差異,水資源能夠儲存量本就有限,加上氣候變遷問題,長期來看,可能使這樣的情形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彭啟明續指,2020年無颱風侵台,年雨量顯著偏少,下半年轉反聖嬰現象,而反聖嬰現象發威,春雨顯著偏少。2021年五月梅雨季,太平洋高壓異常增強西伸,高溫偏少雨,梅雨鋒面偏北發展,影響台灣梅雨遲到也偏少。「氣候變遷」從長期來看,的確有可能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針對許多人詢問「為何不做人造雨?」彭啟明回答:「乾的毛巾,怎麼擠,也擠不出水來。」他解釋,目前各種研究所得到的數據,空中造雨效益較大,地面造雨效益相當低,若進行空中造雨的效果約在增加0%到30%左右,但一般比較讓人接受的數字是10%以下。

彭啟明強調,要證明造雨效果可能要付出極大的成本,例如飛機或遙測監測設備,且各個地區的雲種及降雨特性不同,很難一體適用。目前全球僅有少量的人造雨相關學術研究或實驗,各國人造雨多屬於商業作業活動下,造雨效果常有過度樂觀的現象。要解決問題,全民節水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彭啟明另外提到,5月中上旬很熱,日最高溫平均破紀錄。創下這種極端值,也難怪各方面都無法承受,例如電力調度或水資源等,都捉襟見肘,尤其極端氣候下又遇上疫情,在家工作等生活型態等用電習性的轉變,恐怕原有的模式無法應付。

彭啟明警告,對於活生生的氣候異常,台灣根本沒有準備好,只能不斷的在應變,當然怪政府沒準備好最容易,但公私協力的機制也不怎麼健全,民間也不知道怎麼應付,常常只能自己顧性命。而疫情尚未有緩解的趨勢,乾旱未解,如果還來一波極端致災降雨或是來一個颱風,彭啟明提醒,這樣複合型的災害是企業經營未來必須要注意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