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遲遲未公布今年人口統計結果,各國專家紛紛認為其中大有玄機。一般認為此次普查將呈現出1949年以來的首次人口下降。澳新銀行(ANZ Bank)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稍早指出,中國勞動人口萎縮將造成該國儲蓄率下降,進一步將衝擊到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能力,並且也可能加劇中美之間的技術競賽。

楊宇霆指出,中國人口的人口構成可能比其人口規模更為重要。澳新銀行預測,到2035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到2045年,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美國。

儘管中國佔全球勞動力的22%,但該國的人口優勢在2011年達到頂峰。澳新銀行指出,其勞動力規模在2020年已經跌落到了2006年的水平,約為7.71億。

中國提供全球大多數勞動力的能力的變化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楊指出,人口老齡化很可能導致中國高國民儲蓄率下降,這是中國經濟擴張的主要動力。

該國的國民儲蓄一直是其為美國財政債務提供資金的能力的關鍵,並且可能表明中美可能走向金融脫鉤。澳新銀行預測,隨著國民儲蓄的減少,利率可能會上升。再加上勞動力萎縮,可能會鼓勵跨國公司重新考慮地理位置選擇,並重新調整全球業務組合。

中國境內低收益的國內投資機會也可能會導致中國投資者在海外市場尋求更高收益的投資機會,而追逐海外收益率已成為長期趨勢。中國勞動力的縮減也可能加劇中美之間的技術競賽。中國將試圖通過技術和創新,緩解勞動力短缺並維持經濟增長。

澳新銀行指出,美國計劃在半導體製造和研究上投資500億美元,以超越中國,並開發與電池,生物技術,計算機芯片和清潔能源有關的技術。澳新銀行總結說,美國成為未來技術尤其是半導體生產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對中國的技術追求形成一種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