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旺旺中時集團召開外媒記者會,主要是要說明對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予中天新聞台換照的看法,不過,原是要向國際告狀申冤,但卻作繭自縛,「中國國台辦是否下指令新聞編輯」成了這場記者會的焦點。席間,旺中集團與會代表努力釐清外界的質疑,反而愈描愈黑讓人有欲蓋彌彰的感覺,其中最大的爭議在於將中方的「接觸」解釋成「溝通」,以及將國內其他政府部門也拉入來衡平「國台辦溝通」的正常不過,這樣的說法恐怕難以讓國人接受,且見接證實了外界的疑慮。

回顧旺中集團旗下媒體會被貼上「紅媒」的標籤,除了是因為報導內容過度偏頗且與其它媒體的新聞編輯判斷常有明顯差異之外,主要原因是去年年中英國媒體《金融時報》載文披露中國政府直接控制台灣部分媒體來進行新聞操作,當時不但引起國內輿論譁然,更延續了台灣民眾「反紅媒」的不滿情緒;無獨有偶,上個月「台灣民主實驗室」提出一份有關「中國在2020年大選對台的資訊操作」報告,內文指出中國資訊作戰並不限於選舉期間,且許多在台灣的中國代理人扮演聯繫資訊攻擊的製造者、散佈者及中間人的角色,除了配合影響台灣的政治發展,也有意讓國內的社會分裂更為加劇。

直至近兩個月中天新聞台是否撤照一事再度引起輿論關注,支持中天的白藍陣營不斷以「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捍衛立場,卻掩蓋中國介入新聞製播的事實,甚至偷樑換柱把刻意扭曲的新聞報導粉飾為「新聞自由」保護的範疇,讓社會大眾感到咋舌驚訝,一個曾是威權統治打壓言論自由的國民黨,如今卻搖身成了新聞自由的保護者,而保護的是接受極權政府干涉的新聞媒體,是多麼諷刺的邏輯錯亂。嗣後,NCC經專業審查在11月中旬拍板確定不允中天新聞台換照,藍營仍情義相挺上街秋鬥抗爭;如今,旺中集團在記者會上的說法根本是賞了國民黨一記耳光,證實了國台辦確實有致電編輯台。

然而,旺中集團的解釋將總統府、行政院、陸委會也扯入,認為兩岸新文本來就需要與兩岸官方互動,聽起來是合乎常理的新聞實務經驗;但旺中沒有說清楚的是「如何專業判斷這些溝通與關心」,反而用「天下烏鴉一般黑」的操作手法來模糊化掩蓋掉外界對「與中國過從甚密」的質疑。一般的認知上,無論是主動或被動進行新聞編輯或製播,媒體有否秉持中立報導才是關鍵,從記者到編輯台再到總編輯層層關係的運作下,無論是內容撰稿或主題下標,旺中媒體有否遵照新聞專業不受外力介入社會早有公評,繁不及備載的親中報導對中國有利,顯然國台辦「溝通與接觸」的效力不言而喻。

回到兩岸關係的現實環境來看,不論是主流或非主流的媒體都應當認知「中共管制言論自由的手法」,中國毫無新聞自由的空間也是事實,如今外界紛紛對中國利用外國民主社會的土壤滋養勢力感到擔憂,如果旺中媒體要自清媒體專業,應當舉證「當國台辦接觸編輯台或記者時,如何克盡職守據實報導」,而不是推給記者的「判斷權」,卻對編輯高層最終的審編權輕描淡寫;如果旺中集團能在此風波中立下典範,可以將他們面對中國的「內控與自律機制」說清楚,成為國內外媒體面對中國資訊滲透或新聞干預時的參考樣板,也會讓國內民眾藉此重新認識旺中集團,洗心革面力圖合乎社會期待的民主第四權。

可惜的是,許多中國在台代理人並不在意台灣社會的期待,而是樂當中國在台的統戰分部,自詡是站在民主多元的一方,實質卻是替中共進行大外宣,卻對中國反民主反自由的言行不敢多言,甚至投共所好為的就是政治正確的認可;此外,在這場旺中集團召開的記者會中,卻沒有藉此回應NCC對「上層股東不當干預」的否決理由,這才是外界質疑的根本所在,旺中集團與中國之間綿密的利益糾葛,讓外界一再質疑集團股東高層的干預是因為來自中國的指令,想必這樣的權力結構又如何讓處於媒體基層的員工自處?或許部分記者們仍持著新聞專業的判斷能力,但當遇到上層主管們的編輯要求,為了生活也只好吞忍下去,只是民主第四權還真的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