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原住民族委員會今天在圓山飯店舉辦「原住民族正名26 週年紀念回顧論壇」,回顧過去原住民族在個人姓名、自然環境與文化一步步被正視的過程。總統蔡英文提到,如今大家習以為常的「原住民」,當年是經過原運前輩長達十多年的倡議、抗爭,以及前總統李登輝的回應後,才終於寫入憲法增修條文。

總統蔡英文致詞時提到,這幾年的8月1日,不論她有多少事情,一定都會特別空出時間來參加「原住民族日」的活動。她強調,這個日子能夠提醒台灣社會,如今大家習以為常的「原住民」,當年是經過原運前輩長達十多年的倡議、抗爭,以及前總統李登輝的回應後,才終於寫入憲法增修條文,受到國家的承認。

她也指出,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後,持續推廣教材、培力教師,讓不分族群的孩子,都有機會學習到原住民族的觀點。文化部在原住民族文化資產,特別是歷史紀念碑的調查和設置上,投入不少心力;各個重要的博物館、美術館,也有越來越豐富的原住民族展覽。

蔡英文強調,這些努力都說明台灣正朝著「族群主流化」的理想前進,「台灣每一個族群的記憶,共同構成了台灣獨特的歷史」;在這當中,原住民族的歷史觀點,絕對是理解台灣歷史,最關鍵的起點。她期待,在原住民族日這一天,所有的台灣人都能一起來認識原住民族的歷史、聽原住民族的故事。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致詞時提到,今天我們要特別感念日前蒙主恩召的李前總統, 1994年7月1日他曾在總統府特別接見原住民族,是促使國民大會修憲以一票之差,驚險通過「山胞」正名為「原住民」的關鍵人物。

他表示,今年的回顧論壇的主軸為「回復我們的名字」,聚焦回復傳統名字、地名及學校更名等議題,邀請族人分享自己回復傳統名字的故事。

原民會指出,除個人姓名外,威權時期政府也忽略原住民族對自然環境的歷史淵源與脈絡,擅自以主流社會價值觀點命名,所以原住民族地區內有許多行政區域、機關或學校、道路或山川地景,都充斥著殖民色彩與威權價值,這也是今日論壇要回顧研討的議題。

原民會強調,重拾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不只是名字或符號的改變,事實上這也象徵著傳統名字命名權的重新恢復,代表著民族文化的薪火相傳,個人、空間與集體名稱的正名,都與民族發展與尊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蔡英文總統強調,「原住民」當年是經過原運前輩長達十多年的倡議、抗爭,以及前總統李登輝的回應後,才終於寫入憲法增修條文,受到國家的承認。   圖:原民會提供

原民會強調,重拾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不只是名字或符號的改變,事實上這也象徵著傳統名字命名權的重新恢復。   圖:原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