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在七月四號,針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有關「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及發展學院(IMD)」2020世界競爭力評比,臺灣所得到的成績,所做的評論,發表社論,嚴厲檢視,並主張和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才是解決之道。我們認為友報社論相當偏頗,且自相矛盾。
如果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及發展學院的評比不重要,就不會只要他一有新評比出來,受國際媒體重視,而國內各報紙就爭相報導、評論。歷數十年而不衰。
友報該社論強調「評比排名與經濟實質表現未必同步,排名進步不表示經濟表現變好,更不表示人民日子過得更好。多年來我國各項競爭力評比,整體表現並不差,但經濟成長率始終在1~3%之間徘徊,只能算得上平庸,和亞洲另外3小龍新加坡、香港、韓國所得差距不僅未見縮小,反而逐漸擴大。」這就是該社論的盲點。因為經濟成長、所得增加,甚至高低所得,都只是IMD綜合指標中的一部份而已。IMD的優勢在於評比範圍廣,有重要意義,才會受國際重視。不然他我們只要看世界銀行每年發佈的世界各國GDP成長率、平均國民所得的資料就可以了。
更進一步說,就因為IMD的指標多、關照面廣,才更受國際人士重視。不然要比所得高,先進國家不僅長期優於落後國家,且與落後國家的所得差距越來越大。而若要比經濟成長,一般落後國家會比先進國家快。中國近幾十年的經濟成長優於歐美日,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然若比生活環境,哪一個落後國家能比得上先進國家?
該社論認為臺灣經濟成長率低,主因在「政府的決心和能力有關」。然後指出台灣在「對貿易夥伴出口集中度、貿易條件、產業全球布局、外資的企業控制權、再生能源占需求比重等,在評比的83個經濟體中,台灣始終排在50名後」,「排在45~50名者則有:人口成長率、人才外流、吸引國外高階人才、城市生活成本、能源建設充足有效、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外人直接投資占GDP比重等」
然後他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妙藥:「依照「重力理論」,一個小型經濟體會和鄰近的經濟體有最密切的經濟互動」。他舉出「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對美國出口都高達8成,英國和愛爾蘭對歐盟出口也都在5成以上。」所以他說:「兩岸不僅地理位置接近,更是同文同種,台灣對大陸出口卻只有4成,空有優良的競爭力,卻無法善用對岸使之成為台灣腹地,充分擴大市場來取得「規模經濟」。
但我們將他提出的妙藥,和他舉出臺灣的問題,不就互相衝突?臺灣就是和中國「鄰近的經濟體有最密切的經濟互動」,所以「對貿易夥伴出口集中度、貿易條件、產業全球布局、外資的企業控制權」被評比的成績很差,現在再接近,不就評比更差?解決之道應該是遠離中國,靠向其他國家,不是嗎?
至於他特別提出的服務業問題癥結點:「未能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加上陸方杯葛我方和他國簽署貿易協定,無法進入許多國家服務市場之下,進一步惡化。」
問題在臺灣跟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有利益嗎?若真的有利益,在馬英九政府時期,以國民黨控制行政、立法,又要強力推動,只要立法清楚、審議嚴謹,提得出該協定對人民有力的證據與數據,早就在立法院通過了。也不需要強行通過,引發太陽花運動。不就是和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疑雲重重,國民黨才如此蠻橫?
其次,跟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就放棄「杯葛我方和他國簽署貿易協定」?解決我們「無法進入許多國家服務市場」的問題嗎?如果後面兩個問題無法解決,又為何要和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
中時對IMD的2020年報告,臺灣評比所做的社論,一言以蔽之,為引導臺灣跟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而做出立論自我矛盾,邏輯嚴重謬誤。
作者 : 林修正 / 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