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在台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呼籲大家可以出門走走,不過,個人防護措施仍未鬆綁,各行各業的防疫標準也都不一樣,對此,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25)日表示,保持安全距離、戴口罩、有間隔(隔板)3原則之一,各行各業可以依照風險自行決定。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上午邀衛福部及外交部進行有關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的專案報告,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蘇巧慧質詢時提出4種情的防疫標準,但將場所遮住,讓薛瑞元一一回答。

蘇巧慧提出,「戶外場所(職棒)」上限人數2000人、實名制、可有限度飲食;而室內空間(藝文展演)、最多只能賣5成座位、全程戴口罩、不能飲食;「公共運輸空間(捷運)」沒有人數限制也沒有實名制、全程戴口罩、不能飲食;「密閉空間(餐飲空間)」、不限人數、不用戴口罩、可以飲食。

蘇巧慧表示,各行各業防疫標準不一,像是藝文活動至少要賣票7成以上才能有營收,如果只能賣5成,辦了就是虧錢,以及即將到來的畢業典禮,若要求梅花座,可能得分上下場舉行,由於各種場所的防疫標準不同,如果要恢復正常生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細節的態度和方向為何?

對此,薛瑞元表示,在台灣社區是安全的,但是不能太過放鬆,掉以輕心,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境外移入或其他的可能性。

薛瑞元說,防疫開始鬆綁有3個原則,第一個就是維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第二個是戴口罩、第三則是阻隔(隔板),在各種場合要怎麼使用,這三種取其一是基本的,若要更安全就是3個都做。

薛瑞元強調,各行各業可以自己做發展,在這3種原則之下,要判斷這個場合能不能實名制,發生事情能不能追蹤,中間互相之間人跟人互動頻率會不會很高,如果很高要用比較安全的方法,各行各業可以設計安全防疫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