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於全球蔓延,感染人數超過360萬,不少人都把希望寄託在疫苗開發上,不過,每個國家宣稱自己將開發出疫苗的進度都不盡相同,為此,中研院特別於臉書整理出疫苗懶人包,以一圖流程告訴民眾為什麼開發疫苗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中研院表示,正常情況下,疫苗研發從數年到數十年都有可能。目前宣布已找到疫苗的新聞,皆只是找到疫苗「候選人」,還不是真正的「當選人」,因此仍需要漫長的測試。儘管因為疫情嚴峻,今年3月1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特許一種 mRNA 疫苗「候選人」跳過動物實驗,直接進入人體臨床測試,但是否能產生有效抗體、安不安全,也還需要數月觀察。不過,此等疫苗研發的速度已是前所未見。
中研院也於圖中提到,疫苗經過臨床前實驗、人體臨床實驗後,才可以進入上市監督的階段,針對上市後使用狀況與人體反應改善疫苗。中研院強調,到了這個階段,整體研發時間短則一年,長則需要幾十年,甚至未必會成功,像愛滋疫苗就已經研究20年以上,仍未成功。
此外,中研院也針對疫苗的主要原理進行說明,中研院表示,研究人員取病毒最外層的物質當作「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相對應的「抗體」,讓免疫系統記住病毒,下次當病毒入侵時,辨認出這些壞人,抵抗病毒的入侵。但是,當然不可能直接把病毒放到人體上,因此必須將活病毒減毒,或利用死亡病毒的碎片來製作疫苗。
至於疫苗施打後效果可以維持多久,則依疫苗屬性而定,中研院表示, 疫苗分「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屬預防性疫苗。預防性疫苗是打在「健康的人體」上,必須嚴格要求安全性和保護力,每個步驟都不可倉促行事,否則也可能在施打後產生不良反應,或是染病後發生更嚴重的症狀。此外,不同疫苗,施打後維持效力也不盡相同,如B型肝炎疫苗可維持十幾年,流感疫苗則需年年施打。
最後,中研院也揭露新冠病毒難纏的部分,因冠狀病毒與流感都是 RNA 病毒,變異速度比一般 DNA 病毒快,甚至可能每年流行某種亞型。因此,科學家研發疫苗就要更全面,不但可能如流感年年選株,甚至找出病毒不易變異的部位,發展廣效性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