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尾聲,滯鄂台人透過「類包機」模式從上海順利返抵國門,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截至目前為止兩岸已陸續完成五次撤離回台事宜,包括單一東航武漢包機、雙邊華航-東航武漢包機及單一華航上海類包機,採取截然不同的載運模式是史上首見,故難以用「固定模式」來稱之,三次談判過程中不但凸顯雙邊防疫思維的差異,更足以看出兩岸政治互動的困境。

當前,全球陷入聞病毒而色變的窘境,有超過八成的國家傳出疫情,其中又以歐美地區的災情最為嚴重,與之相比,台灣與中國僅隔著一道海峽,受到武漢疫情的衝擊不但無法倖免,更是首當其衝;然而,也是因為如此,台灣嚴謹有序的防疫措施不但有所成效,在中國鄰近國家中更是一枝獨秀,深獲國際社會的肯定。

中共對台的思考邏輯-政治為先

讓人不解的是,當許多國家把台灣的防疫經驗視為學習的典範時,中國對台灣的打壓與批判卻沒有減少,甚至屢屢在全球防疫議題上刻意排除台灣的角色,有意形塑「以中國為主導及代表下」的兩岸防疫假象。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的兩岸關係是「敵意螺旋不斷上升」導致衝突不斷?抑或呈現「危機與轉機並存」的面貌?直言之,現階段要藉由疫情來突破兩岸互動的僵局,中國能否真正落實「政治歸政治、防疫歸防疫」,甚為關鍵。

回顧2020年的第一季,兩岸之間仍保有一定限度的互動,早在台灣大選剛落幕之時,傳出中國邀請台灣專家前往武漢進行疫情的調研;雖然僅是一個專業技術的交流,但就時間點與當下情勢來看,許多觀察者皆把這樣的機會視為中方的善意,認為中方有意讓兩岸在疫情事務上有試煉的機會,退一步是保有具專業性的合作往來,進一步將可能會是兩岸關係的突破口,面子裡子兼具便是好事一樁。

然而,嗣後在疫情不斷擴大的情勢下,中國疲於奔命抗疫,國際質疑聲浪不斷,凸顯了兩岸對防疫認知的落差。對中國而言,政治影響評估優先於疫情的透明度,對內採行封城封訊息的管制手段,對外反擊任何對中國國家形象有害的批評;相反的,台灣在掌握疫情後,便藉由2003年SARS防疫經驗與專家諮商模式,將「減緩病毒擴散」及「控制物資供給」列為重點工作。其實,2月3日第一次武漢返台包機便顯現出兩岸防疫思維的差異,國內多數民眾甚至對中方的處事態度深感不滿。

中共透過資訊戰操作「仇台」輿論

不僅如此,中國官方也藉由疫情對台灣大打口水戰,自2月開始台辦系統針對疫情資訊通報、包機返台及立法院通過決議文等事,批評我政府「以疫謀獨」、「以疫反中」;不意外的,中共官媒也配合加碼演出,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就我方禁止口罩外銷、包機立場、疫情名稱及台北法案等大肆批判,將我方扣上「違反人道」、「趁疫打劫」、「蘇式謊言」、「政治病毒」的帽子,甚至無視國際社會對台灣防疫成效的肯定,推諉這是西方媒體的居心叵測。

更令人髮指的是,疫情延燒不斷,中國卻不曾停止對台武嚇,自2月以來已進行四次軍機繞台,甚至還多次接近台海中線、繞經我方防空識別區及曾鎖定我軍F-16戰機,試圖讓台灣民眾心生恐懼,擾亂我政府防疫工作的進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顯然,中共「政治為先」的「軍事部署」與台灣「防疫為要」的「超前佈署」存在明顯差異,這也解釋了為何中方會對台灣「採隔離中國策略下得到國際肯定」及「台美共同防疫取得實質進展」大表不滿,不願正視台灣對世界防疫的貢獻與價值。

兩岸可否從「防疫」的過程中取得未來互動的機會?從中國以「政治為先」的思維邏輯來看,恐怕難以期待!對台灣民眾而言,中國隱匿疫情是導致全球疫情肆虐的主因,一再排除台灣在全球防疫系統之外,國內民眾「反中」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從陸委會3月26日所公佈的民調便可以發現,高達九成的民眾不滿中共一再打壓台灣參與WHO;無獨有偶,中共官方扭曲事實批判台灣防疫的成效,甚至透過資訊戰來操作「仇台」的社會輿論,兩岸的民粹主義不斷延燒走向對抗,「政治病毒」更使得疫情變異得難以處置。

病毒當前文攻武嚇 叫台灣人怎麼愛中國?

持平而論,病毒無國界已是世界各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更攸關人類的健康福祉,本當在「人類生存的價值上」讓「政治歸政治、防疫歸防疫」;換言之,中國應當要反省自身的國際道德責任,過去中國一再批評美國在美中關係大搞單邊主義,不利於國際穩定及雙邊關係;諷刺的是,中國卻在全球疫情嚴峻之際孤立台灣,將台灣排除在全球防疫系統之外的單邊作為,正與中方重視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相互矛盾,違背了全球利益最大化的價值與信念。

最後,中國應當正面看待台灣防疫工作的努力與成效,兩岸關係縱然無法在短期內改善,但至少就「軟性議題」上有相互學習的機會,尤其是拋開無謂的政治操作,這有待中共的改變與調整,方能讓中國民眾能善意理解台灣民眾對「防疫優先、弱勢優先」、「行有餘力協助中國抗疫」的態度。如果中方仍堅持僵固的政治操作,在病毒肆虐的當下一再對台灣文攻武嚇,那麼可以預見的未來,兩岸關係不但無法走向心靈契合的道路,雙邊的對立情勢將會更為嚴重且相逆走遠!

(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