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為了團圓家中總是會準備比平常還要多份量的飯菜,也就常有「沒吃完就打包起來冰進冰箱」的狀況發生,而對於這些「睡了一晚」的飯菜,是不是再加熱食用會對身體不好?甚至還有「吃隔夜菜飯會致癌」的謠言出現,《新頭殼》也整理4個有關隔夜菜飯的問題、謠言:

一、網路上曾出現「吃隔夜飯會致癌」的傳言,這是真的嗎?

「這是不正確的謠言!」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校園營養講師簡鈺樺說明,會有這樣的傳言出現,可能是因為致癌的成分「亞硝胺」的關係。

簡鈺樺表示,隔夜菜所含的亞硝酸鹽含量非常低,且少到不會特別去訂其中的含量,她強調,雖然「亞硝胺」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致癌物,不過,亞硝胺並不等於亞硝酸鹽,若只是單純吃隔夜飯菜並沒有這樣的風險,簡鈺樺強調,致癌會考慮劑量、時間曝露,吃隔夜菜飯沒有這麼嚴重。

二、食物要放涼了才可以冰箱?

簡鈺樺建議,若預期食物要要吃好幾天,可先進行分裝,如果吃完後才分裝,可能會有口水污染的問題,也讓細菌有機可乘,簡鈺樺建議民眾,要分裝可以使用保鮮盒,讓食物達到完全密封。

且分裝之後要快點冰進冰箱,不建議放到冷了才冰,細菌最容易生長的溫度在7°C到60°C之間,可以在食物約60度,摸起來溫溫的時候冰進冰箱,也不用擔心太快冰食物會壞掉,反而要擔心冰箱東西放太多反而無法流通,簡鈺樺建議,打算放3天以上的食物可以冰冷凍庫,要注意的是,解凍時千萬不要室溫解凍,要冷藏解凍,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

而復熱藥超過60~100度,如果有做好「保存」跟「加熱」兩個動作,則比較不會造成腹瀉、食物中毒的可能。

二、吃隔夜飯真能減重、控制血糖嗎?

簡鈺樺解釋, 以澱粉的特性來比較,冷飯的熱量確實比較低,比較不會升血糖,不過這是不完全正確的,想要減肥、降血糖,「份量」及營養均衡才是關鍵,簡鈺樺舉例,有傳言指出,吃壽司飯熱量比較低,其實熱量也跟白飯差不多,最主要還是要控制份量。

國健署也表示,要有好的血糖與減重,澱粉攝取要適量、以全穀雜糧為主,且攝取足夠的蔬菜和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才是上策,若有糖尿病的狀況,更要諮詢醫師、營養師才能控制好血糖。

四、隔夜茶喝了會致癌?

食藥署在《食藥好文網》中指出,民眾會將一大壺熱水煮開後加入茶葉沖泡,茶葉會持續泡在水裡很長一段時間,供當日飲用;如當日未飲用完,甚至會放置隔夜,此類方式泡的茶放置至隔夜就是坊間說的「隔夜茶」。

食藥署表示,隔夜茶因茶葉放置浸泡時間過久,致使茶葉裡的單寧酸持續釋出,容易造成飲用者胃部不適;且在常溫下茶湯也容易孳生細菌,使得茶湯酸敗變味而引起腹瀉,不過,目前未有研究證實喝隔夜茶與致癌有關,食藥署提醒民眾應注意茶湯之保存環境,儘快飲用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