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郊,遠至郊區,近至城市內健行,小時候跟家人一同出遊爬山應是大部分台灣人心中的共同記憶。不過,雖然不是攀爬百岳等級的高山,郊山仍屬於戶外活動,不能輕忽風險。如果有意挑戰稍有難度的步道,那更該做好事前準備。想接觸山林的新手不妨參考一下,好好規劃一趟戶外之旅吧!

1.路線規劃

一趟平安的爬山行就從路線規劃開始。圖:謝佳真/攝

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路線:不建議選超出自己體能、技巧能負荷的地點,若有人同行,也要考慮到同伴的狀況。假使不確定自己能否負荷,可詢問有經驗的人,或是挑類似環境類似但較簡單的路線先試走,自我評估。

路線資料查清楚:從哪裡開始登山?哪裡下山?沿途會經過哪裡?交通接駁如何安排?當地天氣型態?要走多久?這些資訊能幫你更了解情況,若中途迷失方向,也有機會藉著掌握的資訊回到正確路徑。

天氣型態和日落時間:出門前看天氣是最基本的,山區天氣多變,某些地方在過了特定時間點可能容易起霧下雨,安排上就可避開該時段;路線較長的話,也別忘記查詢日落時間與估算步行時間,盡量避免摸黑下山。

申請入山/入園證:特定地區、步道或自然保留區需要事先申請才能進入,除了解申請流程外,也要遵守管制區內的相關規定。(例如不可煮食)

2.上山攜帶物品

手機不但是通訊用的救命工具,也可以當作離線導航。圖:閻芝霖/攝

飲水、食物:水是山上最珍貴的資源,請一定要帶足夠飲水上山,天氣熱的時候也可考慮多帶一瓶;適量的補給品,如零食、能量棒等也可看個人需要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醫療用品:台灣郊山蚊蟲多,體質容易吸引蚊子的人十分建議攜帶蚊蟲藥;或帶一條可擦割傷、蚊蟲咬傷的萬用藥膏加上幾片ok蹦也是不錯選擇。

手機:現在智慧型手機很方便,不但可以當通話工具,還可以拿來紀錄路線!市面上有許多免費/付費App可以記錄健行路線,將其數據化、建立專屬的軌跡地圖,也可以下載其他人已經走過的紀錄到手機裡,作為離線電子導航使用。 

其他登山輔助用品,如登山杖、頭巾就看個人爬山習慣而定。 

3.衣物、鞋子穿

適合的穿著可以讓登山事半功倍!圖:謝佳真/攝

穿著排汗、快乾機能衣物:優先選擇運動機能的衣物能增加舒適感,也能降低著涼機率。當風吹過被汗水浸溼的衣服會帶走體溫,快乾、排汗效果好的衣服可以有效避免這種狀況。

適當遮陽物品:走在沒有遮蔽的稜線上又遇到烈日曝曬,每個人都會很開心有東西可以遮陽。許多人會戴寬邊帽子或綁頭巾遮住皮膚抵擋陽光、紫外線的傷害,夏天尤其需要。

別忘了帶外套:停下來休息時身體因為不再連續移動,很快會冷卻,在秋季、冬季時特別需要一件薄外套隔絕外界涼風與低溫。若有安排在山頂拍攝、欣賞夜景等行程,一件保暖的外套更是必要。

適合運動的鞋子:郊山的路線對鞋子要求不高,但仍建議不要穿著休閒鞋,至少選擇有抓地力、適合運動的鞋類,也能避免不當施力造成腳步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