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商機當道,台灣餐飲外送業蓬勃發展,滿街可見外送員穿梭身影,但隨之而來的勞資問題卻遲遲未得解決;國慶連假期間,外送平台就有一位年輕外送員遇車禍喪命。對此,律師呂秋遠除了為外送員的勞工權益抱不平外,也給有意成為外送員的朋友10點法律層面的建議,強調在就職前應事先具備此職業風險的認知。此外,他也呼籲大眾支持外送員爭取勞工權益,「有朝一日,如果外送員成立了工會,而且展開合法罷工,希望消費者可以支持他們。」
呂秋遠表示,消費者便利生活,仰仗了這些辛苦業務員的協助,但「業務員制服身上標示的外送平台,在發生法律責任時,卻有機會可以全身而退」,只因「外送平台跟這些人的法律關係,並不是雇傭,而是承攬」,意即「公司派案子給他們,而他們是獨立個體戶,負責要滿足每一個外送客戶的需求」。
呂秋遠指出,雇傭與承攬間的差異相當大,「承攬,等於是這些外送員透過平台接案,發生意外,公司可以完全置身事外,他們得自己承擔,沒有勞健保、沒有升遷管道。沒有勞保,意味著勞保條例上的所有權益都沒有;而且也不是勞動基準法保護的對象」、「沒有健保,意味著自己得要想辦法,而且公司不需要幫忙負擔這些費用」、「所有的交通工具、油料、耗損,都得自己承擔,公司不會幫忙。」呂秋遠嘆,「我們以為這些員工附屬於大公司之下,有公司的照顧,但事實上,他們根本就是賺取血汗錢,付出勞碌命的個體戶」。
呂秋遠也表示,關於外送員的風險,許多人的看法可能又是「歡喜做甘願受」,或者是「不爽不要做」,「但如果你看過這些業務員為了賺取微薄的外送費用,必須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甚至有不少違規的情況,就會知道有多可怕」,「而且身為消費者與行人,要知道,發生事故時,公司不一定要負連帶賠償責任,對我們的保障非常低,對外送員的壓力卻是非常高」。
他給出10點基本認知,如「不要違規」、「購買意外險」、「看清工作契約」等,同時也建議外送員「要團結起來,組織外送員工會,至少讓自己可以有相關的機制保障權益、對抗公司,還可以督促政府修改相關法令監督公司」,呂秋遠坦言,公司故意把外送員的地位設計成「承攬」,而不是「雇傭」,「承攬這種制度設計,真的不應該被公司這麼濫用,政府至少應該另行設計一套機制,來保障外送員的權益」。
呂秋遠更進一步對消費者呼籲,「如果外送員成立了工會,而且展開合法罷工,希望消費者可以支持他們」,「畢竟公司雖然號稱與員工是承攬關係,但事實上他們根本不平等。這種假承攬真雇傭的關係,減少的不是成本,而是每天都在馬路危險中搏鬥的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