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剛宣布初選時程以及採用全民調的方式,但為了怕民調有爭議,擬擴大樣本數到三千個以上。而民進黨的初選,則從君子之爭變調成謾罵政治淫婦的污衊女性之爭,再變成「原生民進黨」的血系父權復辟之爭,可以說是舊思維政治對抗的集惡之大成,令在外面的人看的嘖嘖稱奇。

民進黨初選最終的結果,亦即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院長之爭,最重要的輸贏點,就是民調的時間跟方式,這已經無須爭辯。民調的時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1124大選之後,蔡英文的民調來到最低點,也是最容易受到黨內競爭者挑戰的時候,一般政黨政治的常軌下,為了避免現任者受到激烈挑戰導致內部分裂,通常會採用保障現任的方式來避免初選,這在美國已經行之有年。

即便不保障現任者,也會把初選時間往後移,觀察是否只是短期民調波動,並等待敵對陣營的對手們見獵心喜後的黨內競爭消耗,再來做進一步的佈局,這是政治常識。道理很簡單,當現任者在一次選舉挫敗之後,如果不能恢復,那等待敵對政黨的總統人選出來後,在對手總統人選出來的民調蜜月期,現任執政者必然民調繼續探底,而此時同黨競爭者出現自然有其正當性,也容易得到團結的支持力量。

但這次民進黨的總統提名,因為卡在台灣的補選制度以及民進黨傳統的初選提名時間當中,加上民進黨黨中央剛換屆,造成「實現黨主席政見」卻讓「實踐民主制度」變成對敵對政黨最有利的操作制高點,這是一個歷史的偶然,但也突顯民進黨的中央決策在集體領導的僵化。這個僵化,讓循制度投入初選的賴清德背上突襲的罵名,也讓本不該提早在短期民調太低時進入初選的蔡英文背上害怕初選的評語,無端讓執政黨兩位好的候選人落入敵對黨的操作空間內。

然而,既成事實已經無法改變,那後續的過程及必須更加努力尋求制度公平性才對。這個僵化,讓藍營政黨、選民可以赤裸裸的操作民進黨的初選,從網路聲量、偽裝網軍、網路投票的集體灌票,到教導選民在家裡接到電話如何操作灌票,這些種種,已經不是傳言了,而是赤裸裸的事實。面對這些事實,不願意撥亂反正的人,即時贏得「操作過的民調」也贏不回黨內競爭者的支持群。

這個問題,在綠黨發布手機民調,證明手機民調跟市內電話有些許差異之後,更是不可逆轉的化學反應。因為,明明可以做到手機民調,而且這個民調與只做市內電話民調將「可能改變」最終勝選者時,而我們又知道市內電話民調的可操作性,在過去五個月超過十幾次各家民調公司的「演練」下,已經變得越來越有灌票跡象。甚至藍綠選民區別開來後,整個對蔡賴的支持度是完全相反,藍營選民傾向灌較多票給賴清德的情況下,執意「只要」用市內電話來決定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已經是違反制度公平性與民主精神的選項。

以前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年代,要做票還要趁天黑、搞停電。現在的選舉,不用弄到那麼麻煩了,還會違法,現在只要透過樁腳或里長系統,動員長輩在家裡接電戶要有「技巧性」的回答,就可能操作選擇結果。難道台灣人、老民進黨人,希望看到投票被做票、反民主投票制度再被用來決定台灣的未來嗎?

文/吳子懿(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