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World Health Day),這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48年舉行的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決定設立的。訂定世界衛生日目的在引起世界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關注,提高人們對衛生領域的素質和認識。世衛「組織法」規定,每年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一個宣傳主題,各國圍繞該主題展開宣傳活動,以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

世界衛生日的意義

雖然世界衛生日只是一個表定的公共衛生宣傳活動,然而隨著全球人類的互動越來越緊密,整個地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已經形成「一日生活圈」的概念,全球人類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已逐漸朝「單一趨同化」的方向顯現,也使得各種疾病與健康異狀也由部分地區獨有現象朝向全球共同感染的趨勢蔓延,這也使得公共健康逐漸變成為國際事務中的顯學,也成為了地球環境保護與人類永續發展的嚴重威脅。

自二次大戰後,公共衛生全球化政潮的現象朝著五個趨勢顯現。

首先,隨著人類交通運輸的日益便捷,全球人類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增加,乃使得各種原來只在某地區爆發的疾病,隨著運輸與接觸立即成為全球性的疾病。讓亞洲人印象深刻者,檔數本世紀初在香港爆發的SARS疫情,這個來無影去無蹤的疾病,在一瞬間席捲世界,成為遠東地區長久的夢靨,還有至今仍無解的疾病,愛滋病及伊波拉病毒等等。

接著,當世界承平後,自上世紀70,80年代起,各種文明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乃至於二手菸等等問題,也已經成為公共健康的重要議題。尤其是界科技發展飛快的狀況下,人類的飲食逐步朝向人工化、速食化、趨同化與精緻化的方向發展,這樣的飲食習慣造成人類的營養不良狀況極其嚴重,進而形成各種文明病普遍化及年輕化的現象。

再者,由於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使得過去只隱身於熱帶地區或是深藏在南北極冰凍層中的病菌紛紛出籠,這些「現在」人類沒有免疫能力的病毒或細菌也就造就了很多新的研究、醫療以及藥品,讓人類楚瑜更是疾病環繞的生存空間中。讓許多具有人畜共通疾病潛力的一線之隔已經越來越薄弱,例如禽流感不僅造成禽類的大量死亡,也逐步朝人類身上肆虐的攻擊性越來越兇。

更糟的是,本世紀越來越嚴重的氣候變遷問題,這不僅使得地球環境生態被大量改變,極端氣候的驟起驟落已經造成各種生與人類的健康受到衝擊,也讓病菌有變種及越來越強的現象,加上病毒與細菌的抗藥性越來越強,這也讓人類面對疾病越來越脆弱。

最後,健康的問題,讓各國政府必須投入更多的金錢、人力與物力來解決無孔不入的疾病惡狀。這樣全球化的防疫措施與計劃就構成了各國的龐大負擔,尤其現在的全球健康議題也朝向兩極化的趨勢發展,北方較富裕國家的人口老化嚴重,年輕人力不足;南方國家人口較為年輕,卻因為醫療資源不足面臨生存威脅,這是現今世界所臨的公共衛生窘境。

全民健康覆蓋

這兩年,世界健康日的主軸都在強調「全民健康覆蓋」的主軸,就是希望矯正這種全球健康失衡的狀況。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現在世界健康覆蓋失衡的重要數據為

  • 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仍無法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的全面覆蓋。
  • 全球大約有1億人口必須自費支付衛生醫療費用而陷入極端貧困狀態(即每天的生活费不超過1.90美元)。
  • 全球超過8億人花费至少10%的家庭预算來支付衛生醫療項目。

聯合國乃希望所有會於國共同努力在2030年前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這個理想與目標。這個願景就是所有個人和社群都能獲得從健康促進,到預防、治療、康復和緩和醫療等等生存所需的衛生服務,但是也不會陷入經濟困境中。

這是個困難的任務,卻是人類相互間的基本責任與生存之道。

世界衞生組織(WHO)訂每年4月7日為「世界衞生日」,今年主題是「全民健康覆蓋(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以彰顯全民健康平等的價值。   圖/WHO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