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拋出,國民黨執政後考慮與中國洽簽「兩岸和平協議」這樣的議題,引起了朝野之間的爭議。民進黨考慮祭出「雙公投」的做法來箝制這樣的主張,並準備提出「保台五法」來維護台灣的主權完整,經濟的繁榮與社會穩定。

台灣社會對於這樣議題的南轅北轍乃為常態,務實而言,姑不論「兩岸和平協議」是否真的是洪水猛獸,兩岸之間有許多現實層面讓這樣的「兩岸和平協議」不易達成。

考量兩岸之間互不信任的敵對關係,也許現階段推動「兩岸終戰宣言」要比「兩岸和平協議」有意義,也有較高的接受度。 

平壤共同宣言

2018年9月19日兩韓領導人文在寅、金正恩在北韓首都平讓正是簽署了《平壤共同宣言》,期望能降低朝鮮半島軍事衝突風險。這讓對峙60多年的「韓戰狀態」宣告結束,真可謂人類追求和平的世紀一大步。兩韓的和平握手也自然成為受大家關注的台海兩岸和平議題,兩岸能否比照辦理結束戰爭狀態,走向真正的和平,必定會在川金會後再次受到各界的矚目,終究兩韓終戰後,兩岸分立問題已是二次世界大戰遺留的老問題中,唯一懸而未解者。

朝鮮半島結束戰爭狀態,可說是近來中美朝韓四國不斷進行穿梭溝通外交的重大議題。雖然,兩韓終戰狀態仍未真正實現,但是透過這樣的交流與和宣言的簽訂,結束了69年來的對峙狀態,讓朝鮮半島走向和平。

朝鮮半島如果能結束軍事對立走向和平的重要關鍵是兩韓的規模相當,合則兩利;兩韓和,北韓可獲得資金與技術,南韓可獲得市場與人力,因此雙方對於合作能夠迅速推動。

但是朝鮮半島的和談模式,可能運用在兩岸和平上嗎?答案應該是不適用。

兩岸和平的關鍵

兩岸和平與兩韓關係存在幾個基本差異,首先雙方的國際人格不一樣。自1971年聯合國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聯合國安理會的席次後,加上日美相繼與台灣斷交,中華民國的「中國正統性」就幾乎被消滅了。近來,中國不斷迫使邦交國與我斷交就更造成「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的隱形化,台灣更形「內政化」了。

中國如果真正想和台灣共同追求兩岸和平就該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主體性,尤其在美國AIT明白反對台灣推動獨立公投之後,承認中華民國的地位是讓台灣獨立呼聲降低的必要因素,並且宣示統一沒有時間表,讓時間解決一切。同樣的,國內朝野也須承認,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國家法人,或許因為政治因素使得我們的生存空間日益受到威脅,讓中華民國走不出去;但是用中華民國不必經由任何法律改正程序,也不會有戰爭風險。

再來是強權的態度。台灣除了獨自面對中國這個強權外,並沒有任何實質的有力奧援。美國近來玩弄的只是「台灣牌」。美國如果真的力挺台灣,別說跟中華民國(台灣)恢復邦交,只要美國積極介入兩岸和談即可,可惜美國「知悉」一個中國,又忌憚中國強大的國力,法理上無法涉入,就造成台灣常常孤立無援的困境。

這當然是國際政治歷史的因素。兩韓分立是二戰後美蘇政治劃分的結果,從1945年美蘇占領朝鮮半島以來,就存在著同時加入聯合國的「兩個韓國」,沒有誰併吞誰的問題,即使1950-53年的韓戰也在雙方不相上下的慘局中暫停,所以沒有很強烈的歷史恩仇。

相反的,當年的兩岸分立是來自國共兩黨數十年不共戴天之仇,相互仇殺對抗的結果,雙方皆以消滅對方為目標;更重要的是國民黨是被趕到台灣來的,這種成王敗寇的格局就決定了兩岸不同分量的談判地位。

最後兩岸的規模不同,國力也呈現一面倒,尤其現在中國的硬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台灣,許多軟實力也已經與台灣並駕齊驅時,當然就出現對岸不把台灣平等看待的基礎下,統與被統的關聯性。

承認中華民國的困難

中國如果真正在乎台灣人民,追求兩岸和平就該承認中華民國的主體性。問題就在於要接受這個國號,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歷史事實中遭到民間社會無可迴避的巨大震盪,甚至讓中共政權受到挑戰。相對的,民進黨也必須被迫接受自己一直不願意承認的歷史事實,而造成黨內與綠營支持者的反彈。

兩岸和平協議的爭議不僅在談什麼,還在怎麼談?誰來談?用什麼名義談?尊重中華民國的地位是兩岸和平協議談判的好選擇,也是最有可能被藍紅綠三方都接受的公約數,但是可能嗎?中共願意嗎?